为刺史五岁,入为丞相司直,丞相薛宣敬重之。出为清河太守,数岁,坐郡中被灾害什四以上免。久之,大司马曲阳侯王根荐武,征为谏大夫。迁兖州刺史,入为司隶校尉,徙京兆尹。二岁,坐举方正所举者召见盘辟雅拜,有司以为诡众虚伪。武坐左迁楚内史,迁沛郡太守,复入为廷尉。绥和元年,御史大夫孔光左迁廷尉,武为御史大夫。成帝欲修辟雍,建三公官,即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武更为大司空,封汜乡侯,食邑千户。汜乡在琅邪不其,哀帝初即位,褒赏大臣,更以南阳犨之博望乡为汜乡侯国,增吧千户。
武为人仁厚,好进士,将称人之善。为楚内史厚两龚,在沛郡厚两唐,及为公卿,荐之朝廷。此人显于世者,何侯力也,世以此多焉。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
诗句:汉书·传·何武王嘉师丹传
译文:这是一篇关于汉代官员何武的故事。他在担任刺史五年后,入朝成为丞相司直,受到丞相薛宣的敬重。后来他出任清河太守,几年内因郡中遭受灾害被免职。然而,大司马曲阳侯王根推荐了他,他被征为谏大夫。之后他又升任兖州刺史、司隶校尉,并迁至京兆尹。两年后,因为举荐方正所举者遭到盘查而受到惩罚,被贬为楚内史。后来又晋升为沛郡太守,再次进入朝廷担任廷尉。绥和元年,御史大夫孔光降职为廷尉,何武接替他的职位。成帝想要修建辟雍,设立三公官,于是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何武又担任了大司空,被封为汜乡侯,食邑一千户。汜乡侯国位于琅邪不其县,哀帝初即位时,对大臣进行褒奖,改南阳犨之博望乡为汜乡侯国,增加了一千余户。
注释:1. 汉书:指《汉书》,是东汉班固编撰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 传:古代一种文体,用于记载人物事迹或评论人物。
- 刺史: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监察地方政务。
- 丞相司直:丞相的副职之一,负责辅佐丞相处理事务。
- 清河太守:汉朝时期的一个官职,负责治理清河一带的政务。
- 大司马:汉朝时期的一个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
- 曲阳侯:封号,表示爵位。
- 谏大夫: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向皇帝提出建议和批评。
- 辟雅拜:古代的一种礼仪,表示恭敬地向对方行礼致敬。
- 司隶校尉:汉朝时期的一个官职,负责监察全国的司法和治安。
- 京兆尹:汉朝时期的一个官职,负责管理首都长安地区的政务。
- 楚内史:封号,表示爵位。
- 彭郡太守:汉朝时期的一个官职,负责治理彭郡一带的政务。
- 大司空:汉朝时期的一个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副主席。
- 汜乡侯国:古代的一种封号,表示爵位。
- 褒赏:赞扬和奖赏。
- 儒者:指研究儒家学说的人。
- 文吏:指从事文书工作的人。
- 朋党:指结党营私。
- 科例:规章制度。
- 防请托:防止官员滥用职权。
- 赫赫名:显赫的名声。
- 去后常见思:离开后常常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