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在国之时,好《诗》、《书》,上俭节,征来所过道上称诵德美,此天下所以回心也。初即位,易帷帐,去锦绣,乘舆席缘绨缯而已。共皇寝庙比比当作,忧闵元元,惟用度不足,以义割恩,辄且止息,今始作治。而驸马都尉董贤亦起官寺上林中,又为贤治大第,开门乡北阙,引王渠灌园池,使者护作,赏赐吏卒,甚于治宗庙。贤母病,长安厨给祠具,道中过者皆饮食。为贤治器,器成,奏御乃行,或物好,特赐其工,自贡献宗庙三宫,犹不至此。贤家有宾婚及见亲,诸官并共,赐及仓头奴婢,人十万钱。使者护视,发取市物,百贾震动,道路讠雚哗,群臣惶惑。诏书罢菀,而以赐贤二千余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奢僣放纵,变乱阴阳,灾异众多,百姓讹言,持筹相惊,被发徒跣而走,乘马者驰,天惑其意,不能自止。或以为筹者策失之戒也。陛下素仁智慎事,今而有此大讥。
诗句:
陛下在国之时,好《诗》、《书》,上俭节,征来所过道上称诵德美,此天下所以回心也。
译文:
陛下在位时,喜好《诗经》和《尚书》这两部经典著作,崇尚节俭,每到一处,都能听到人们称赞陛下的美德,这是天下百姓归心的原因。
注释:
-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 《尚书》:古代中国的政治文献集,记载了上古至西周时期的历史和文献,其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法律和政治制度。
- 上俭节:皇帝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
- 征来所过道上称诵德美:皇帝到各地巡视,沿途听到人们对他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汉朝初年的政治风气和文化风貌。诗人通过对皇帝在位时的行为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对皇帝的评价。同时,通过对比现在的情况,也揭示了社会风气的变化。诗中提到的“上俭节”、“征来所过道上称诵德美”等词语,都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皇帝的尊敬和爱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