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下将军中朝者,光禄大夫孔光、左将军公孙禄、右将军王安、光禄勋马宫、光禄大夫龚胜劾嘉迷国罔上不道,请与廷尉杂治。胜独以为嘉备宰相,诸事并废,咎由嘉生;嘉坐荐相等,微薄,以应迷国罔上不道,恐不可以示天下。遂可光等奏。

光等请谒者召嘉诣廷尉诏狱,制曰:“票骑将军、御史大夫、中二千石、二千石、诸大夫、博士、议郎议。”卫尉云等五十人以为:“如光等言可许。”议郎龚等以为:“嘉言事前后相违,无所执守,不任宰相之职,宜夺爵士,免为庶人。”永信少府猛等十人以为:“圣王断狱,必先原心定罪,探意立情,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明主躬圣德,重大臣刑辟,广延有司议,欲使海内咸服。嘉罪名虽应法,圣王之于大臣,在舆为下,御坐则起,疾病视之无数,死则临吊之,废宗庙之祭,进之以礼,退之以义,诔之以行。案嘉本以相等为罪,罪恶虽著,大臣括发关械、裸躬就笞,非所以重国褒宗庙也。今春月寒气错缪,霜露数降,宜示天下以宽和。臣等不知大义,唯陛下察焉。”有诏假谒者节,召丞相诣廷尉诏狱。

诗句

事下将军中朝者,光禄大夫孔光、左将军公孙禄、右将军王安、光禄勋马宫、光禄大夫龚胜劾嘉迷国罔上不道,请与廷尉杂治。胜独以为嘉备宰相,诸事并废,咎由嘉生;嘉坐荐相等,微薄,以应迷国罔上不道,恐不可以示天下。遂可光等奏。

译文

将何武王嘉交给中朝的将军们处理:光禄大夫孔光、左将军公孙禄、右将军王安、光禄勋马宫、光禄大夫龚胜弹劾何武王嘉迷惑国家、欺骗皇上,请求和廷尉一起审理。龚胜认为,何武王嘉担任过丞相,所有的事务都被废弃,罪责应该归咎于何武王嘉;因为他推荐的人都没有什么才能,所以可以应对迷惑国家、欺骗皇上,恐怕不能向天下人展示。于是同意了光等人的建议。

注释

  • 事下将军中朝者:命令将军们到朝廷来处理。
  • 光禄大夫孔光、左将军公孙禄、右将军王安、光禄勋马宫、光禄大夫龚胜:这些官员因何武王嘉而被召回朝廷。
  • 劾嘉迷国罔上不道:弹劾何武王嘉迷惑国家、欺骗皇上。
  • 与廷尉杂治:和廷尉一起审理此案。
  • 圣王断狱:圣明的君王在决断案件时,会首先考察犯罪人的本心,然后定罪。
  • 案嘉本以相等为罪:根据何武王嘉的指控来看,他的罪行虽然明显,但大臣被关起来拷打、裸体受笞刑,这并不是为了加重对国家的惩罚或者表彰宗庙。
  • 示天下以宽和:向天下展示宽容的态度。
  • 有诏假谒者节:得到皇帝的诏命。
  • 丞相:当时的丞相。

赏析

这首诗是汉代《汉书》中的一个故事片段,讲述了何武王嘉因涉嫌迷惑国家和欺骗皇上而受到调查的故事。诗中通过描述事件的经过,展现了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皇权的威严性。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官员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对于道德败坏的谴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