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令唐林上疏曰:“窃见免大司空丹策书,泰深痛切,君子作文,为贤者讳。丹经为世儒宗,德为国黄耇,亲傅圣躬,位在三公,所坐者微,海内未见其大过,事既已往,免爵大重,京师识者咸以为宜复丹邑爵,使奉朝请,四方所瞻仰也。惟陛下财览众心,有以尉复师傅之臣。”上从林言,下诏赐丹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丹既免数月,上用朱博议,尊傅太后为皇太太后,丁后为帝太后,与太皇太后及皇太后同尊,又为共皇立庙京师,仪如孝元皇帝。博迁为丞相,复与御史大夫赵玄奏言:“前高昌侯宏首建尊号之议,而为丹所劾奏,免为庶人。时天下衰粗,委政于丹。丹不深惟褒广尊亲之义而妄称说,抑贬尊号,亏损孝道,不忠莫大焉。陛下圣仁,昭然定尊号,宏以忠孝复封高昌侯。丹恶逆暴著,虽蒙赦令,不宜有爵邑,请免为庶人。”奏可。丹于是废归乡里者数年。
诗句
汉书·传·何武王嘉师丹传
- 尚书令唐林上疏曰:我(唐林)观察到免职大司空师丹的奏书,深感痛心和遗憾,君子写作文章,为贤者讳。
经为世儒宗,德为国黄耇
- 经为世儒宗:师丹在学术界具有崇高地位,被誉为儒家的权威。
- 德为国黄耇:指师丹的德行堪比国之耆老,即国家的长者。
亲傅圣躬
- 亲傅圣躬:亲自教授天子(皇帝)的德行,说明他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位在三公
- 位在三公:师丹在朝廷中的官职位列三公之一,这在当时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和地位。
所坐者微
- 所坐者微:师丹所犯的错误或过失非常轻微。
海内未见其大过
- 海内未见其大过:全国上下没有发现师丹有严重的问题或错误。
事既已往
- 事既已往:事情已经过去,无法挽回了。
免爵大重
- 免爵大重:师丹被免去官职是非常严重的。
京师识者咸以为宜复丹邑爵
- 京师识者咸以为宜复丹邑爵:京城中的有识之士都认为,应该恢复师丹的封地和爵位。
使奉朝请
- 使奉朝请:师丹可以享受朝廷的待遇,但不再担任官职。
四方所瞻仰也
- 四方所瞻仰也:师丹是四方诸侯所仰望的典范。
译文
尚书令唐林上书说:“我(唐林)看到关于免除大司空师丹的奏疏,深感悲痛和遗憾。君子作文,是为了给贤者避讳。师丹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视为儒家的权威,他的德行堪比国之长者。他曾亲自教导天子的德行,在朝廷中位列三公,所犯的错误非常轻微。全国上下没有发现他有严重的过失。事情已经过去,免除师丹的官职是非常严重的。京师中有识之士都认为,应该恢复师丹的封地和爵位。这样,天下人都会仰视他。” 皇上听从了唐林的建议,下诏赐师丹关内侯的爵位,食邑三百户。
几个月后,皇上采纳朱博的意见,尊傅太后为皇太太后,丁后为帝太后,与太皇太后及皇太后同尊,又为共皇立庙京师,礼仪如同孝元皇帝。朱博迁任丞相,又与御史大夫赵玄共同上奏说:“前高昌侯宏最初提议建立尊号之议,却被师丹弹劾而免官为民。当时国家衰败,政务交给师丹处理。师丹不深思褒扬、扩大尊亲之义,随意称说,贬低尊号,损害孝道,这是最大的不忠。陛下圣明仁爱,明确地定下了尊号。宏因忠孝再次被封高昌侯。师丹恶行暴戾昭彰,虽蒙赦令,不宜有爵邑,请免其官职为民。”奏请得到批准。因此师丹数年被废归乡里。
赏析
本诗通过描述师丹被免职的经历,展现了他的忠诚和正直。虽然遭受了不幸的命运,但他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道德风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师丹深厚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