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且鞮侯两子,长为左贤王,次为左大将,病且死,言立左贤王。左贤王未至,贵人以为有病,更立左大将为单于。左贤王闻之,不敢进。左大将使人召左贤王而让位焉。左贤王辞以病,左大将不听,谓曰:“即不幸死,传之于我。”左贤王许之,遂立为狐鹿姑单于。

狐鹿姑单于立,以左大将为左贤王,数年病死,其子先贤掸不得代,更以为日逐王。日逐王者,贱于左贤王。单于自以其子为左贤王。单于既立六年,而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其年,匈奴复入五原、酒泉,杀两部都尉。于是汉遣贰师将军七万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将三万余人出西河,重合侯莽通将四万骑出酒泉千余里。单于闻汉兵大出,悉遣其辎重,徙赵信城北邸郅居水。左贤王驱其人民度余吾水六七百里,居兜衔山。单于自将精兵左安侯度姑且水。

诗句赏析

  1. 《汉书·匈奴传上》原文
  • 且鞮侯两子,长为左贤王,次为左大将。
  • 病且死,言立左贤王。左贤王未至,贵人以为有病,更立左大将为单于。
  • 于是汉遣贰师将军七万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将三万余人出西河,重合侯莽通将四万骑出酒泉千余里。
  1. 诗句翻译及注释
  • 译文: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后代,被称为淳维。在唐尧、虞舜之前,有山戎、猃允、薰粥等分支,居住在北边的边陲。他们跟随水草迁徙,没有固定的居所,以打猎和畜牧为生。
  • 注释: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苗裔;淳维是匈奴的自称,意思是“与天同源”。
  1. 诗句分析
  • 历史背景:此句反映了匈奴人的生活状态和游牧文化特点,以及他们与汉朝的关系。匈奴的首领称“单于”,而其子则继承王位。
  • 人物关系:匈奴贵族之间存在复杂的权力斗争,如“且鞮侯病且死”暗示了权力交接时的不稳定性和政治风险。
  • 军事行动:汉朝派遣不同的将领和部队对匈奴进行军事干预,显示了汉朝的军事力量和战略部署。
  1. 诗句中关键词汇及含义
  • 且鞮侯:匈奴的贵族之一,他的儿子们争夺王位,导致内部分裂。
  • 左贤王:匈奴的高级领袖之一,他的缺席使得匈奴贵族怀疑其健康状况,进而引发权力争夺。
  • 单于:匈奴的最高领袖,此处指被立为新单于的人物。
  • 贰师将军:汉朝的将领,代表汉朝的军事力量介入匈奴事务。
  • 酒泉:位于甘肃省的一个城市,这里提到的是汉朝对匈奴的重要军事行动地点之一。
  1. 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 对比与对照:通过比较匈奴贵族间的权力争夺和汉朝的军事介入,突出了双方势力的对比。
  • 象征:匈奴人的生活和文化可以用“淳维”来象征,表明他们的民族特性和文化传承。
  • 借代:通过匈奴人称“单于”,间接表达了他们对汉朝皇帝的臣服和敬畏。
  1. 诗句中的历史事件和影响
  • 历史背景:匈奴作为北方的游牧民族,长期与汉朝形成对峙的局面。
  • 影响分析:此诗反映了匈奴与汉朝之间的战争与外交互动,以及对双方政治格局的影响。
  • 历史意义: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匈奴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行为模式,为研究当时的民族关系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1. 诗句的文化意义
  • 文化交流:匈奴与汉朝之间的互动不仅是军事冲突,还包括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
  • 民族认同:匈奴人的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在诗中得到了体现,反映了他们对自己民族历史的认同感。
  • 历史认知:通过对匈奴历史的叙述,诗歌帮助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古代民族的政治结构和社会动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