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犁国,王治蒲犁谷,去长安九千五百五十里。户六百五十,口五千,胜兵二千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五千三百九十六里,东至莎车五百四十里,北至疏勒五百五十里,南与西夜子合接,西至无雷五百四十里。侯、都尉各一人。寄田莎车。种俗与子合同。
依耐国,王治去长安万一百五十里。户一百二十五,口六百七十,胜兵三百五十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三十里,至莎车五百四十里,至无雷五百四十里,北至疏勒六百五十里,南与子合接,俗相与同。少谷,寄田疏勒、莎车。
无雷国,王治无雷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户千,口七千,胜兵三千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二千四百六十五里,南至蒲犁五百四十里,南与乌秅、北与捐毒、西与大月氏接。衣服类乌孙,俗与子合同。
诗句翻译及赏析
1. 蒲犁国(Puerlian)
- 诗句: 王治蒲犁谷,去长安九千五百五十里。户六百五十,口五千,胜兵二千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五千三百九十六里,东至莎车五百四十里,北至疏勒五百五十里,南与西夜子合接,西至无雷五百四十里。侯、都尉各一人。寄田莎车。种俗与子合同。
- 译文: 蒲犁国的国王治理在蒲犁谷,距离长安九千五百五十里。有六百五十户人家,五千人口,拥有两千名士兵。它向东到都护治所五千三百九十六里,向东到莎车五百四十里,向北到疏勒五百五十里,南部与西夜子相接,向西到无雷五百四十里。设有一名侯和都尉各一人。在莎车境内进行耕种。其居民的习俗与当地相似。
2. 依耐国(Yinnai)
- 诗句: 依耐国,王治去长安万一百五十里。户一百二十五,口六百七十,胜兵三百五十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三十里,至莎车五百四十里,至无雷五百四十里,北至疏勒六百五十里,南与子合接,俗相与同。少谷,寄田疏勒、莎车。
- 译文: 依耐国的国王治理地距离长安一万里。有一百二十五户人家,六百七十人口,拥有三千名士兵。它向东到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三十里,向东到莎车五百四十里,到达无雷五百四十里,向北到疏勒六百五十里,向南与子相接,风俗相同。少谷县位于疏勒和莎车之间。
3. 无雷国(Weili Nationality)
- 诗句: 无雷国,王治无雷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户千,口七千,胜兵三千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二千四百六十五里,南至蒲犁五百四十里,南与乌秅、北与捐毒、西与大月氏接。衣服类乌孙,俗与子合同。
- 译文: 无雷国的国王治理在无雷城,距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有一千户人家,七千人口,拥有三千名士兵。它向东到都护治所二千四百六十五里,向南到蒲犁五百四十里,南部与乌秅相接,北部与捐毒相接,西部与大月氏接壤。其服装与乌孙相似,居民风俗与当地居民相似。
小结
这首诗是关于汉朝时期西域各国的基本情况介绍。通过详细的数据和地理信息描绘了蒲犁国、依耐国和无雷国的位置、人口和兵力情况,展示了这些地区的地理特征和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诗中不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数据,还反映了当时中国对这些地方的了解和管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