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弋山离国,王去长安万二千二百里。不属都护。户口胜兵,大国也。东北至都护治所六十日行,东与罽宾、北与扑挑、西与犁靬、条支接。
行可百余日,乃至条支。国临西海,暑湿,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善眩。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亦未尝见也。自条支乘水西行,可百余日,近日所入云。
乌戈地暑热莽平,其草木、畜产、五谷、果菜、食饮、宫室、市列、钱货、兵器、金珠之属皆与罽宾同,而有桃拔、师子、犀子。俗重妄杀。其钱独文为人头,幕为骑马。以金银饰杖。绝远,汉使希至。自玉门、阳关出南道,历鄯善而南行,至乌弋山离,南道极矣。转北而东得安息。
安息国,王治番兜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不属都护。北与康居、东与乌弋山离、西与条支接。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与乌弋、罽宾同。亦以银为钱,文独为王面,幕为夫人面。王死辄更铸钱。有大马爵。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大国也。临妫水,商贾车船行旁国。书草,旁行为书记。
乌弋山离国,王去长安万二千二百里。不属都护。户口胜兵,大国也。东北至都护治所六十日行,东与罽宾、北与扑挑、西与犁靬、条支接。
注释:乌弋山离国的国王距离长安有一万二千二百里。这个国家不属于都护管辖。人口多且军队强盛,是一个大国。从东北方向到都护的治所需要六十天才能到达,东部与罽宾相邻,北部与扑挑相邻,西部与犁靬和条支相邻。
赏析:本句描述了乌弋山离国的位置以及周边的国家和方位关系。
东与罽宾、北与扑挑、西与犁靬、条支接。
注释:东方与罽宾相邻,北方与扑挑相邻,西方与犁靬和条支相邻。
赏析:此句进一步说明了乌弋山离国周边的国家及其相互之间的地理位置。
行可百余日,乃至条支。国临西海,暑湿,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善眩。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亦未尝见也。自条支乘水西行,可百余日,近日所入云。
注释:行程大约需要一百多天才能到达条支国。该国临近西海,气候炎热潮湿,以水稻为主食。这里有一种大鸟,蛋如同瓮一般大。国家中的人非常多,常常有小君长存在,他们被安息国控制并役使,被当作外国的一部分。当地人善于欺骗他人。安息国的老年人传言说,条支国有弱水和西王母,但他们从未见过这些地方的真实情况。如果从条支乘坐船向西航行,大约需要一百天,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赏析:这句主要描述了乌弋山离国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状况和一些地理信息。
乌戈地暑热莽平,其草木、畜产、五谷、果菜、食饮、宫室、市列、钱货、兵器、金珠之属皆与罽宾同,而有桃拔、师子、犀子。俗重妄杀。其钱独文为人头,幕为骑马。以金银饰杖。绝远,汉使希至。自玉门、阳关出南道,历鄯善而南行,至乌弋山离,南道极矣。转北而东得安息。
注释:乌戈的土地炎热且平坦,那里的草木、畜牧产品、各种谷物、蔬菜、食品饮料、房屋建筑、市场排列、钱币商品、武器、黄金珍珠等都与罽宾相同,而且还有桃子树、狮子和犀牛。这里的风俗重视杀人。这里的钱币只有图案是人的头,装饰的是骑马的形象。这里的金银被用作装饰物。由于地处偏远,汉朝的使者很少到这里来。从玉门关和阳关出发,经过鄯善向南行进,最终到达乌弋山离,这是南方道路上的终点。然后向北转向东方,最终到达安息国。
赏析:这几句主要讲述了通过乌弋山离国向南走,再向东走最终到达安息国的过程。
安息国,王治番兜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不属都护。北与康居、东与乌弋山离、西与条支接。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与乌弋、罽宾同。亦以银为钱,文独为王面,幕为夫人面。王死辄更铸钱。有大马爵。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大国也。临妫水,商贾车船行旁国。书草,旁行为书记。
注释:安息国的国王治理着番兜城,距离长安一万公里一千六百步。这个国家不属于都护管辖。北面与康居相邻,东部与乌弋山离相邻,西部与条支相邻。这个国家的气候和环境、动植物以及各种物品都类似于其他地方。这里的人们习惯使用银作为货币,文字设计上只有国王的名字出现在上面,夫人的名字则出现在下面。如果国王去世了,就会重新铸造新的货币。这个国家出产一种叫做“大马”的良马。它的领土内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城市,面积超过几千里,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靠近妫水,商人和船只可以行驶到邻国。在这里书写的文字被称为“书草”,这是一种记录信息的方式。
赏析:这几句描述了安息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经济和文化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