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始遣使至安息,王令将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因发使随汉使者来观汉地,以大鸟卵及犁靬眩人献于汉,天子大说。安息东则大月氏。
大月氏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不属都护。户十万,口四十万,胜兵十万人。东至都护治所四千七百四十里,西至安息四十九日行,南与罽宾接。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钱货,与安息同。出一封橐驼。
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十余万,故强轻匈奴。本居敦煌、祁连间,至昌顿单于攻破月氏,而老上单于杀月氏,以其头为饮器,月氏乃远去,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大夏本无大君长,城邑往往置小长,民弱畏战,故月氏徙来,皆臣畜之,共禀汉使者。有五翕侯:一曰休密翕侯,治和墨城,去都护二千八百四十一里,去阳关七千八百二里;二曰双靡翕侯,治双靡城,去都护三千七百四十一里,去阳关七千七百八十二里;三曰贵霜翕侯,治护澡城,去都护五千九百四十里,去阳关七千九百八十二里,四曰肸顿翕侯,治薄茅城,去都护五千九百六十二里,去阳关八千二百二里;五曰离附翕侯,治高附城,去都护六千四十一里,去阳关九千二百八十三里。凡五翕侯,皆属大月氏。
诗句中“东界去王都数千里”,指的是安息国(今叙利亚)与汉朝之间的距离。根据《汉书·西域传上》,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中亚的道路。其中提到,安息国的国王曾迎接汉朝使者二万骑兵至其东界,这表明了当时汉朝与安息国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文化交流的活跃。
关于大月氏国的历史背景,大月氏原本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如河西走廊一带,后来由于匈奴的进攻被迫迁徙。在公元前177年前后的某个时刻,大月氏击破了位于敦煌附近的乌孙国家,并杀害了乌孙的王难兜靡,随后夺取了其领土。这使得大月氏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妫水一带,建立了大夏国。然而,在大夏国被匈奴攻破后,大月氏的残余部分向西迁移到了大宛和康居之间。
从地理分布来看,大月氏国控制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亚地区,包括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北部以及伊朗的西北部。该国与汉朝的交往可以追溯到西汉初期,汉武帝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西交通的门户,使得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大月氏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之一,自然成为汉朝与西域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
大月氏国的文化特征也是研究的重点。据《汉书》记载,大月氏人擅长骑马射箭,并且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的社会组织较为复杂,实行部落贵族统治制,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此外,大月氏人的生活习俗也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特点,他们以畜牧业为生,饲养马匹和牲畜。在宗教信仰方面,大月氏人崇拜多种神祇,其中包括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乔达摩。这一信仰对大月氏人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于贵霜国的介绍,贵霜王国是公元初年兴起于贵霜地区的一个强大国家,其地理位置大致在现今中亚的撒马尔汗附近。贵霜国在丝绸之路上拥有重要地位,其首都布勒希法拉遗址至今依然保存有古城遗迹,是研究贵霜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贵霜国的强盛不仅在于其经济上的繁荣,还体现在其文化和科技方面的创新。贵霜人在医学、天文学、建筑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对后世的影响不可忽视。
通过对大月氏国及其相关国家的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大月氏国不仅是汉朝与西域各国交往的重要桥梁,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贵霜王国的崛起也为中亚地区的历史增添了浓厚的一笔。这些历史事件和国家的发展对于研究古代中亚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