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楚主侍者冯嫽能史书,习事,尝持汉书为公主使,行赏赐于城郭诸国,敬信之,号曰冯夫人。为乌孙右大将妻,右大将与乌就屠相爱,都护郑吉使冯夫人说乌就屠,以汉兵方出,必见灭,不如降。乌就屠恐,曰:“愿得小号。”宣帝征冯夫人,自问状。遣谒者竺次、期门甘延寿为副,送冯夫人。冯夫人锦车持节,诏乌就屠诣长罗侯赤谷城,立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皆赐印绶。破羌将军不出塞还。后乌就屠不尽归诸翕侯民众,汉复遣长罗侯惠将三校屯赤谷,因为分别其人民地界,大昆弥户六万余,小昆弥户四万余,然众心皆附小昆弥。

元贵靡、鸱靡皆病死,公主上书言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天子闵而迎之,公主与乌孙男女三人俱来至京师。是岁,甘露三年也。时年且七十,赐以公主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仪比公主。后二岁卒,三孙因留守坟墓云。

诗句

初,楚主侍者冯嫽能史书,习事,尝持汉书为公主使,行赏赐于城郭诸国,敬信之,号曰冯夫人。为乌孙右大将妻,右大将与乌就屠相爱,都护郑吉使冯夫人说乌就屠,以汉兵方出,必见灭,不如降。乌就屠恐,曰:“愿得小号。”宣帝征冯夫人,自问状。遣谒者竺次、期门甘延寿为副,送冯夫人。

译文

起初,楚王的侍女冯嫽会写史书,熟悉事务。她曾作为公主的代表,向各城郭各国分发赏赐,并受到尊重信任,被称为”冯夫人”。她成为乌孙国的王后,乌孙国的右大将和乌就屠非常亲密。都护郑吉派人说服了乌就屠,告诉他汉朝的军队即将出动,肯定会灭亡他和他的国家,不如投降。乌就屠害怕了,他说:”我希望能有一个小名号。”宣帝征召冯夫人前来,亲自向她询问情况。派遣谒者竺次、期门甘延寿做她的副手,护送冯夫人回汉朝。冯夫人乘坐用丝织成的锦车,手持节杖,皇上下诏命乌就屠到长罗侯赤谷城来,立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都赐给他们印绶。破羌将军没有出兵,就返回原地。后来乌就屠没有完全将他的臣民和百姓归附给其他的翕侯部落,汉朝又派长罗侯夏侯惠率领三校军队驻扎在赤谷,为他们分别划定人民居住和土地界限,大昆弥有六万多户,小昆弥有四万多户,但是众人的心都依附于小昆弥。

元贵靡、鸱靡两人都病死了,公主上书说由于年老土思,希望回到汉地安葬,天子怜悯她,迎她回京,公主与乌孙男女三人一起到达京城。那年是甘露三年,时年将近七十岁,赐给她公主的田地和住宅、奴婢,供养非常好,朝见的礼仪也像公主一样。两年后去世,三个孙子继续留在墓地看守祖坟。

注释

  1. “初”:开始的意思。
  2. “楚主”: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楚国国王或楚王。
  3. “冯嫽”:名字不详,可能是楚王的一个侍女或臣子。
  4. “能史书”:擅长书写史书。
  5. “习事”:熟悉事情。
  6. “持汉书”:拿着《汉书》。
  7. “公主使”:作为公主的代表。
  8. “赏赐于城郭诸国”:在各城市中分发赏赐。
  9. “敬信之”:得到尊敬和信任。
  10. “号曰冯夫人”:因此被称为冯夫人。
  11. “乌孙右大将妻”:成为了乌孙国王的王后。
  12. “右大将与乌就屠”:乌就屠是右大将的亲密伴侣。
  13. “长罗侯赤谷城”:赤谷城被命名为长罗侯。
  14. “立元贵靡为大昆弥”:立元贵靡为大昆弥。
  15. “乌就屠为小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
  16. “皆赐给印绶”:都赐给他们印绶。
  17. “破羌将军不出塞还”:破羌将军没有出兵。
  18. “汉复遣长罗侯惠将三校屯赤谷”:汉朝又派长罗侯夏侯惠率领三校军队驻扎在赤谷。
  19. “奉养甚厚”:供养得很好。
  20. “朝见仪比公主”:朝见的礼仪像公主一样。
  21. “后二岁卒,三孙因留守坟墓云”:两年后去世,三个孙子继续留在墓地看守祖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