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宗以翕侯难栖杀末振将,虽不指为汉,合于讨贼,奏以为坚守都尉。责大禄、大吏、大监以雌栗靡见杀状,夺金印紫绶,更与铜墨云。末振将弟卑爰疐本共谋杀大昆弥,将众八万余口北附康居,谋欲借兵兼并两昆弥。两昆弥畏之,亲倚都护。
哀帝元寿二年,大昆弥伊秩靡与单于并入朝,汉以为荣。至元始中,卑爰疐杀乌日领以自效,汉封为归义侯。两昆弥皆弱,卑爰疐侵陵,都护孙建袭杀之。自乌孙分立两昆弥后,汉用忧劳,且无宁岁。
姑墨国,王治南城,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二千二百,口二万四千五百,胜兵四千五百人。姑墨侯、辅国侯、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各一人,译长二人。东至都护治所二千二十一里,南至于阗马行十五日,北与乌孙接。出铜、铁、雌黄。东通龟兹六百七十里。王莽时,姑墨王丞杀温宿王,并其国。
会宗以翕侯难栖杀末振将,虽不指为汉,合于讨贼,奏以为坚守都尉。责大禄、大吏、大监以雌栗靡见杀状,夺金印紫绶,更与铜墨云。末振将弟卑爰疐本共谋杀大昆弥,将众八万余口北附康居,谋欲借兵兼并两昆弥。两昆弥畏之,亲倚都护。
哀帝元寿二年,大昆弥伊秩靡与单于并入朝,汉以为荣。至元始中,卑爰疐杀乌日领以自效,汉封为归义侯。两昆弥皆弱,卑爰疐侵陵,都护孙建袭杀之。自乌孙分立两昆弥后,汉用忧劳,且无宁岁。
姑墨国,王治南城,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二千二百,口二万四千五百,胜兵四千五百人。姑墨侯、辅国侯、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各一人,译长二人。东至都护治所二千二十一里,南至于阗马行十五日,北与乌孙接。出铜、铁、雌黄。东通龟兹六百七十里。王莽时,姑墨王丞杀温宿王,并其国。
注释:
- 会宗:指的是西域地区的重要政治人物或势力的代表人物。由于他在事件中有关键性的作用,被汉朝视为重要人物进行表彰。
- 翕侯难栖:西域地区的军事领导人。他的行动直接影响到了当地的局势和汉朝的安全。
- 末振将:西域地区的军事领导人。他的背叛行为给汉朝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成为汉朝重点打击的目标。
- 大昆弥:西域地区的主要统治者之一。他与汉朝的关系密切,经常受到汉朝的赏赐和保护。
- 乌日领:西域地区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行为对西域的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 乌孙: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生活在现在的新疆地区。在历史上,它与汉朝有着复杂的关系,时而臣服,时而反叛。
- 雌黄:一种矿物,主要用于书写和绘画。在古代,它的价值很高,常常被用作货币使用。
- 龟兹:古国名,位于今天新疆的库车一带,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 莽:指王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混乱和动荡的时期。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汉武帝时期西域地区的政治局势和外交关系。从会宗到乌孙,再到姑墨国,展现了西域地区复杂而多变的政治格局。通过分析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动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汉朝在西域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这段文字也揭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以及各国之间的互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