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师后国,王治务涂谷,去长安八千九百五十里。户五百九十五,口四千七百七十四,胜兵千八百九十人。击胡侯、左右将、左右都尉、道民君、译长各一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千二百三十七里。

车师都尉国,户四十,口三百三十三,胜兵八十四人。

车师后城长国,户百五十四,口九百六十,胜兵二百六十人。

武帝天汉二年,以匈奴降者介和王为开陵侯,将楼兰国兵始击车师,匈奴遣右贤王将数万骑救之,汉兵不利,引去。征和四年,遣重合侯马通将四万骑击匈奴,道过车师北,复遣开陵侯将楼兰、尉犁、危须凡六国兵别击车师,勿令得遮重合侯。诸国兵共围车师,车师王降服,臣属汉。

昭帝时,匈奴复使四千骑田车师。宣帝即位,遣五将将兵击匈奴,车师田者惊去,车师复通于汉。匈奴怒,召其太子军宿,欲以为质。军宿,焉耆外孙,不欲质匈奴,亡走焉耆。车师王更立子乌贵为太子。及乌贵立为王,与匈奴结婚姻,教匈奴遮汉道通乌孙者。

《汉书·车师后城国传》记载了关于车师后国车师都尉国车师后城长国的相关详细信息,详细内容如下:

  1. 车师后国
  • 地理位置:车师后国位于车师后部,距离汉朝的首都长安约有八千九百多里的距离。这个区域在古代是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通过天山山脉与南疆相连接。
  • 人口和经济状况:据记载,车师后国的户数为一百五十四户,人口约为九百六十口,拥有二百二十六名士兵。尽管数字不大,但该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仍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
  • 与匈奴的关系:昭帝时期,车师后国遭受匈奴的多次侵扰。例如,在武帝天汉二年,匈奴派遣右贤王率数万骑兵救援被攻击的车师,但由于汉军不利而被迫撤退。
  1. 车师都尉国
  • 行政组织:车师都尉国的户数为四十户,人口三百三十三口,有八十四名士兵。作为西域较为重要的政治及军事实体,它在当时具有相当的地域影响力。
  • 地理位置与交通:车师都尉国的治所高昌壁(今吐鲁番东南),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是连接中原与中亚的重要桥梁。
  • 历史事件:在耿恭的领导下,汉军曾在永平十七年冬攻打车师时取得胜利,并使车师投降。耿恭本人也因其英勇表现被封为辅国侯。
  1. 车师后城长国
  • 地理位置与经济:车师后城长国靠近车师后部的中心地带。据记载,其户数为一百五十四户,人口九百六十口,拥有二百六十名士兵,表明这是一个具有一定军事防御能力的地区。
  • 与车师都尉国的关系:这一区域可能由车师都尉国管理。在车师都尉国的统治下,多个小国家或部落共同构成了复杂的行政体系。

对于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读者,以下还有几点建议和分析:

  • 研究车师地区的历史不仅有助于了解古代中国的边疆政策,也有助于理解丝绸之路上的政治与经济交流。
  • 这些地区的文化特征及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为现代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视角。
  • 从军事战略角度看,这些地区的布局对于汉朝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从《汉书·车师后城国传》中可以看出,车师后国、车师都尉国以及车师后城长国在西汉时期的西域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地区的管理和战略位置使得它们成为了汉朝与西域诸国交流的关键节点。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汉朝时期西域的历史面貌,还可以洞察到那个时代的国际关系和文化交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