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既立,后宽少衰,而弟绝幸,为昭仪。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髹漆,切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自后宫未尝有焉。姊弟颛宠十余年,卒皆无子。
末年,定陶王来朝,王祖母傅太后私赂遗赵皇后、昭仪,定陶王竟为太子。
明年春,成帝崩。帝素强,无疾病。是时,楚思王衍、梁王立来朝,明旦当辞去,上宿供张白虎殿。又欲拜左将军孔光为丞相,已刻侯印书赞。昏夜平善,乡晨,傅裤袜欲起,因失衣,不能言,昼漏上十刻而崩。民间归罪赵昭仪,皇太后诏大司马莽、丞相大司空曰:“皇帝暴崩,群众讠雚哗怪之。掖庭令辅等在后庭左右,侍燕迫近,杂与御史、丞相、廷尉治问皇帝起居发病状。”赵昭仪自杀。
诗句:孝元王皇后,成帝母也。家凡十侯,五大司马,外戚莫盛焉。自有传
译文:孝元帝的皇后,是成帝的母亲。她的家庭封有十个侯国,掌握五大司马,在后宫外戚中没有能比的。
注释:
- 孝元帝的皇后:指的是成帝的母亲,即赵飞燕。
- 封有十个侯国:这表示赵氏家族在汉朝初期被封了十个侯爵,拥有一定的政治和军事权力。
- 五大司马:司马是汉朝的一个官职,掌管军事,这里用”司马”表示赵氏家族掌握了重要的军事权柄。
- 外戚莫盛焉:意思是在后宫中,赵氏家族是最强大的外戚势力。
- 自有传:表明赵氏家族的事迹和影响被单独编入了《汉书》作为传记记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赵飞燕一家在当时汉朝的地位和影响力,展现了古代中国宫廷内外家族的权力和影响。诗中提到的“封有十个侯国”和“五大司马”反映了赵氏家族在汉朝初期的军事和政权控制能力,而“外戚莫盛焉”则强调了他们在后宫的影响力。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赵氏家族的描述,展现了汉代社会的权力结构和家族关系。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