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大将军凤用事,威权尤盛。其后,比三年日蚀,言事者颇归咎于凤矣。而谷永等遂著之许氏,许氏自知为凤所不佑。久之,皇后宠亦益衰,而后宫多新爱。后姊平安刚侯夫人谒等为媚道祝诅后宫有身者王美人及凤等,事发觉,太后大怒,下吏考问,谒等诛死,许后坐废处昭台宫,亲属皆归故郡山阳,后弟子平恩侯旦就国。凡立十四年而废,在昭台岁余,还徙长定宫。
后九年,上怜许氏,下诏曰:“盖闻仁不遗远,谊不忘亲。前平安刚侯夫人谒坐大逆罪,家属幸蒙赦令,归故郡。朕惟平恩戴侯,先帝外祖,魂神废弃,莫奉祭祀,念之未尝忘于心。其还平恩侯旦及亲属在山阳郡者。”是岁,废后败。先是,废后姊孊寡居,与定陵侯淳于长私通,因为之小妻。长绐之曰:“我能白东宫,复立许后为左皇后。”废后因孊私赂遗长,数通书记相报谢。长书有悖谩,发觉,天子使廷尉孔光持节赐废后药,自杀,葬延陵交道厩西。
下面是对《汉书·外戚传下》中“许后事件”的逐句释义、译文和关键信息注释,以及相应的赏析:
- 原文:是时,大将军凤用事,威权尤盛。其后,比三年日蚀,言事者颇归咎于凤矣。而谷永等遂著之许氏,许氏自知为凤所不佑。久之,皇后宠亦益衰,而后宫多新爱。
- 译文:这时,大司马车骑将军平恩侯许嘉执掌国政,权力特别强盛。之后,连续三年出现日食的情况,许多大臣纷纷将责任归咎于平恩侯许嘉。然而,谷永等人却将责任归咎于许家。时间一长,皇后的宠爱也逐渐衰落,后宫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宠爱。
- 原文:后姊平安刚侯夫人谒等为媚道祝诅后宫有身者王美人及凤等,事发觉,太后大怒,下吏考问,谒等诛死,许后坐废处昭台宫,亲属皆归故郡山阳,后弟子平恩侯旦就国。凡立十四年而废,在昭台岁余,还徙长定宫。
- 译文:皇后的姐姐平安刚侯夫人许谒等人为了讨好皇帝,采取了巫术诅咒的方法希望后宫中有身孕的王美人和王凤等人能够生下儿子或女儿。这些行为被揭露后,太后非常气愤,将许谒等人投入监狱进行审问。最终许谒等人被处死,许皇后因此获罪被废,被迫居住在昭台宫,她的亲属都被遣返回原籍山阳。后来皇后的弟弟的儿子平恩侯许旦也被遣返封地。整个事件持续了十四年才结束,在这期间许皇后被软禁在昭台宫达一年多的时间,后来又被迁回到长定宫。
- 原文:后九年,上怜许氏,下诏曰:“盖闻仁不遗远,谊不忘亲。前平安刚侯夫人谒坐大逆罪,家属幸蒙赦令,归故郡。朕惟平恩戴侯,先帝外祖,魂神废弃,莫奉祭祀,念之未尝忘于心。其还平恩侯旦及亲属在山阳郡者。”是岁,废后败。
- 译文:九年后,皇上怜悯许氏家族,发布诏书说:“我听说仁爱之人不会忘记远方的人,忠诚之人不会忘记自己的亲人。之前平安刚侯夫人许谒因犯大逆罪被捕,虽然她的家属幸运地得到了赦免,但被放逐到原籍山阳县。朕想到平恩戴侯,他是先帝的外祖父,他的魂魄被废弃,没有供奉祭祀,朕常常想念他而难以忘怀。现在朕要恢复平恩侯旦和他的亲属在山阳郡的地位。”这一年,废后的势力彻底崩溃。
- 原文:先是,废后姊孊寡居,与定陵侯淳于长私通,因为之小妻。长绐之曰:“我能白东宫,复立许后为左皇后。”废后因孊私赂遗长,数通书记相报谢。长书有悖谩,发觉,天子使廷尉孔光持节赐废后药,自杀,葬延陵交道厩西。
- 译文:此前,废后的姐姐孊寡居在家,她与定陵侯淳于长私通并成为其小妾。淳于长欺骗她说:“我能向皇宫报告此事,重新立许后为左皇后。”废后于是利用孊的贿赂礼物送给她,两人互通书信以回报谢意。然而淳于长的书信中有悖谬和欺骗之处被发现了,天子派廷尉孔光持节赐给废后毒药让她自杀,然后葬在延陵交道厩西边。
赏析: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许皇后的故事展示了宫廷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她不仅面临来自其他女性的嫉妒和报复,还要应对政治上的风波和权力斗争。许皇后最终的结局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脆弱地位,也揭示了皇权背后的人性弱点和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