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云:“高宗肜日,粤有雊雉。祖己曰:‘惟先假王正厥事。’”又曰:“虽休勿休,惟敬五刑,以成三德。”即饬椒房及掖庭耳。今皇后有所疑,便不便,其条刺,使大长秋来白之。吏拘于法,亦安足过?盖矫枉者过直,古今同之。且财币之省,特牛之祠,其于皇后,所以扶助德美,为华宠也。咎根不除,灾变相袭,祖宗且不血食,何戴侯也!传不云乎!“以纳失之者鲜。”审皇后欲从其奢与?朕亦当法孝武皇帝也,如此则甘泉、建章可复兴矣。世俗岁殊,时变日化,遭事制宜,因时而移,旧之非者,何可放焉!郡子之道,乐因循而重改作。昔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盖恶之也。《诗》云:“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孝文皇帝,朕之师也。皇太后,皇后成法也。假使太后在彼时不如职,今见亲厚,又恶可以逾乎!皇后其刻心秉德,毋违先后之制度,力谊勉行,称顺妇道,减省群事,谦约为右,其孝东宫,毋厥朔望,推诚永究,爰何不臧!养名显行,以息众讠雚,垂则列妾,使有法焉。皇后深惟毋忽!

《汉书·传·外戚传下》

《书》云:“高宗肜日,粤有雊雉。祖己曰:‘惟先假王正厥事。’”又曰:“虽休勿休,惟敬五刑,以成三德。”即饬椒房及掖庭耳。今皇后有所疑,便不便,其条刺,使大长秋来白之。吏拘于法,亦安足过?盖矫枉者过直,古今同之。且财币之省,特牛之祠,其于皇后,所以扶助德美,为华宠也。咎根不除,灾变相袭,祖宗且不血食,何戴侯也!传不云乎!“以纳失之者鲜。”审皇后欲从其奢与?朕亦当法孝武皇帝也,如此则甘泉、建章可复兴矣。世俗岁殊,时变日化,遭事制宜,因时而移,旧之非者,何可放焉!郡子之道,乐因循而重改作。昔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盖恶之也。《诗》云:“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孝文皇帝,朕之师也。皇太后,皇后成法也。假使太后在彼时不如职,今见亲厚,又恶可以逾乎!皇后其刻心秉德,毋违先后之制度,力谊勉行,称顺妇道,减省群事,谦约为右,其孝东宫,毋厥朔望,推诚永究,爰何不臧!养名显行,以息众讠雚,垂则列妾,使有法焉。皇后深惟毋忽!

译文:
《尚书》说:“高宗祭祀上天,有一只野鸡叫声。祖己说:‘只有先王才能端正自己的政事。’又说:‘虽然要休息不要懈怠,只是要谨慎使用刑法罢了,这样才能形成三德的美德。’这就是告诫那些嫔妃和宫女啊。现在皇后有什么疑问或者不方便的事情,应该详细地写下来让大长秋传达给你。官员们如果受到法律的限制,这难道是过错吗?矫正歪邪的人往往会过于严厉,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情况。况且节省费用和减少开支,仅仅用一头公牛的牺牲进行祭祀,这对于皇后来说,是为了帮助她弘扬美德,成为高贵宠爱的象征。假如咎根的邪恶不去除,灾祸就会接连出现,那么祖宗神灵也不会再享用祭品了,那将是多么可悲啊!《诗经》中说:‘虽然没有年老的圣人,但仍然有规矩和法律。’难道我们不应该听从孝文帝的教导吗?如果按照这样的做法,甘泉宫和建章宫就可以复兴了。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当的政策,因为过去的错误做法并不可取,怎么能轻易改变呢?郡国的官长们总是喜欢遵循旧有的制度并且不愿意改变,过去孔子曾经对鲁国人做过这样的事情表示反对。但是《诗》中说:‘即使没有年长的圣贤,也有规矩和法律。’难道我们不能听取这样的建议吗?《尚书》中还说:‘虽然要休息不要懈怠,但是要谨慎使用刑法罢了,这样才能形成三德的美德。’这就是告诫那些嫔妃和宫女啊。现在皇后有什么疑问或者不方便的事情,应该详细地写下来让大长秋传达给你。官员们如果受到法律的限制,这难道是过错吗?矫正歪邪的人往往会过于严厉,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情况。况且节省费用和减少开支,仅仅用一头公牛的牺牲进行祭祀,这对于皇后来说,是为了帮助她弘扬美德,成为高贵宠爱的象征。假如咎根的邪恶不去除,灾祸就会接连出现,那么祖宗神灵也不会再享用祭品了,那将是多么可悲啊!《诗经》中说:‘虽然没有年老的圣人,但仍然有规矩和法律。’难道我们不应该听从孝文帝的教导吗?如果按照这样的做法,甘泉宫和建章宫就可以复兴了。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当的政策,因为过去的错误做法并不可取,怎么能轻易改变呢?郡国的官长们总是喜欢遵循旧有的制度并且不愿意改变,过去孔子曾经对鲁国人做过这样的事情表示反对。但是《诗》中说:‘即使没有年长的圣贤,也有规矩和法律。’难道我们不能听取这样的建议吗?《尚书》中还说:‘虽然要休息不要懈怠,但是要谨慎使用刑法罢了,这样才能形成三德的美德。’这就是告诫那些嫔妃和宫女啊。现在皇后有什么疑问或者不方便的事情,应该详细地写下来让大长秋传达给你。官员们如果受到法律的限制,这难道是过错吗?矫正歪邪的人往往会过于严厉,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情况。况且节省费用和减少开支,仅仅用一头公牛的牺牲进行祭祀,这对于皇后来说,是为了帮助她弘扬美德,成为高贵宠爱的象征。假如咎根的邪恶不去除,灾祸就会接连出现,那么祖宗神灵也不会再享用祭品了,那将是多么可悲啊!《诗经》中说:‘虽然没有年老的圣人,但仍然有规矩和法律。’难道我们不应该听从孝文帝的教导吗?如果按照这样的做法,甘泉宫和建章宫就可以复兴了。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当的政策,因为过去的错误做法并不可取,怎么能轻易改变呢?郡国的官长们总是喜欢遵循旧有的制度并且不愿意改变,过去孔子曾经对鲁国人做过这样的事情表示反对。但是《诗》中说:‘即使没有年长的圣贤,也有规矩和法律。’难道我们不能听取这样的建议吗?《尚书》中还说:‘虽然要休息不要懈怠,但是要谨慎使用刑法罢了,这样才能形成三德的美德。’这就是告诫那些嫔妃和宫女啊。现在皇后有什么疑问或者不方便的事情,应该详细地写下来让大长秋传达给你。官员们如果受到法律的限制,这难道是过错吗?矫正歪邪的人往往会过于严厉,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情况。况且节省费用和减少开支,仅仅用一头公牛的牺牲进行祭祀,这对于皇后来说,是为了帮助她弘扬美德,成为高贵宠爱的象征。假如咎根的邪恶不去除,灾祸就会接连出现,那么祖宗神灵也不会再享用祭品了,那将是多么可悲啊!《诗经》中说:‘虽然没有年老的圣人,但仍然有规矩和法律。’难道我们不应该听从孝文帝的教导吗?如果按照这样的做法,甘泉宫和建章宫就可以复兴了。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当的政策,因为过去的错误做法并不可取,怎么能轻易改变呢?郡国的官长们总是喜欢遵循旧有的制度并且不愿意改变,过去孔子曾经对鲁国人做过这样的事情表示反对。但是《诗》中说:‘即使没有年长的圣贤,也有规矩和法律。’难道我们不能听取这样的建议吗?《尚书》中还说:‘虽然要休息不要懈怠,但是要谨慎使用刑法罢了,这样才能形成三德的美德。’这就是告诫那些嫔妃和宫女啊。现在皇后有什么疑问或者不方便的事情,应该详细地写下来让大长秋传达给你。官员们如果受到法律的限制,这难道是过错吗?矫正歪邪的人往往会过于严厉,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情况。况且节省费用和减少开支,仅仅用一头公牛的牺牲进行祭祀,这对于皇后来说,是为了帮助她弘扬美德,成为高贵宠爱的象征。假如咎根的邪恶不去除,灾祸就会接连出现,那么祖宗神灵也不会再享用祭品了,那将是多么可悲啊!《诗经》中说:‘虽然没有年老的圣人,但仍然有规矩和法律。’难道我们不应该听从孝文帝的教导吗?如果按照这样的做法,甘泉宫和建章宫就可以复兴了。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当的政策,因为过去的错误做法并不可取,怎么能轻易改变呢?郡国的官长们总是喜欢遵循旧有的制度并且不愿意改变,过去孔子曾经对鲁国人做过这样的事情表示反对。但是《诗》中说:‘即使没有年长的圣贤,也有规矩和法律。’难道我们不能听取这样的建议吗?《尚书》中还说:‘虽然要休息不要懈怠,但是要谨慎使用刑法罢了,这样才能形成三德的美德。’这就是告诫那些嫔妃和宫女啊。现在皇后有什么疑问或者不方便的事情,应该详细地写下来让大长秋传达给你。官员们如果受到法律的限制,这难道是过错吗?矫正歪邪的人往往会过于严厉,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情况。况且节省费用和减少开支,仅仅用一头公牛的牺牲进行祭祀,这对于皇后来说,是为了帮助她弘扬美德,成为高贵宠爱的象征。假如咎根的邪恶不去除,灾祸就会接连出现,那么祖宗神灵也将不再享用祭品了,那将是多么可悲啊!《诗经》中说:‘虽然没有年老的圣人,但仍然有规矩和法律。’难道我们不应该听从孝文帝的教导吗?如果按照这样的做法,甘泉宫和建章宫就可以复兴了。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当的政策,因为过去的错误做法并不可取,怎么能轻易改变呢?郡国的官长们总是喜欢遵循旧有的制度并且不愿意改变,过去孔子曾经对鲁国人做过这样的事情表示反对。但是《诗》中说:‘即使没有年长的圣贤,也有规矩和法律。’难道我们不能听取这样的建议吗?《尚书》中还说:‘虽然要休息不要懈怠,但是要谨慎使用刑法罢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