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念中国已平,唯四夷未有异,乃遣使者赍黄金、币、帛,重赂匈奴单于,使上书言:“闻中国讥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从圣制。”又遣王昭君女须卜居次入待。所以诳耀媚事太后,下至旁侧长御,方故万端。

莽既尊重,欲以女配帝为皇后,以固其权,奏言:“皇帝即位三年,长秋宫未建,液廷媵未充。乃者,国家之难,本从亡嗣,配取不正。请考论《五经》,定取礼,正十二女之义,以广继嗣。博采二王后及周公、孔子世列侯在长安者适子女。”事下有司,上众女名,王氏女多在选中者。莽恐其与已女争,即上言:“身亡德,子材下,不宜与众女并采。”太后以为至诚,乃下诏曰:“王氏女,朕之外家,其勿采。”庶民、诸生、郎吏以上守阙上书者日千余人,公卿大夫或诣廷中,或伏省户下,咸言:“明诏圣德巍巍如彼,安汉公盛勋堂堂若此,今当立后,独奈何废公女?天下安所归命!愿得公女为天下母。”莽遣长安以下分部晓止公卿及诸生,而上书者愈甚。太后不得已,听公卿采莽女。莽复自白:“宜博选众女。”公卿争曰:“不宜采诸女以贰正统。”莽白:“愿见女。”太后遣长乐少府、宗正、尚书令纳采见女,还奏言:“公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有诏遣大司徒、大司空策告宗庙,杂加卜筮,皆曰:“兆遇金水王相,封遇父母得位,所谓‘康强’之占,‘逢吉’之符也。”信乡侯佟上言:“《春秋》,天子将娶于纪,则褒纪子称侯,安汉公国未称古制。事下有司,皆曰:“古者天子封后父百里,尊而不臣,以重宗庙,孝之至也。佟言应礼,可许。请以新野田二万五千六百顷益封莽,满百里。”莽谢曰:“臣莽子女诚不足以配至尊,复听众议,益封臣莽。伏自惟念,得托肺腑,获爵士,如使子女诚能奉称圣德,臣莽国邑足以共朝贡,不须复加益地之宠。愿归所益。”太后许之。有司奏:“故事,聘皇后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莽深辞让,受四千万,而以其三千三百万予十一媵家。群臣复言:“今皇后受骋,逾群妾亡几。”有诏,复益二千三百万,合为三千万。莽复以其千万分予九族贫者。

译文

汉朝的史书《汉书·传·王莽传上》记载,王莽念及中国已经平定,只有四夷尚未归附,因此他派使者带着黄金、货币和丝绸等贵重礼物,去贿赂匈奴单于,让其上书朝廷说:“听说中原对两个名字有异议,所以我改名为囊知牙斯,现在改为知。希望按照圣制行事。”又派遣王昭君的女儿须卜居次入宫侍奉。王莽这样做是为了欺骗和迷惑太后,以至于连身边的侍女也知道,目的繁多。

王莽既然受到尊重,想要通过女儿嫁给皇帝成为皇后,以此来巩固自己的权力。他奏称:“皇帝即位三年了,长秋宫还没有建立起来,后宫媵妾也不足。当初国家遇到困难,根本原因是没有继承人,娶妻不合法。请考察《五经》,确定取礼,以正十二女之礼,以此广继嗣。同时,广泛征集二王后和周公、孔子世列侯在长安的适子女子。”此事交给有司处理,上报了许多女子的名字,其中王氏女子多被选中。王莽害怕这些女子与自己女子争宠,于是上书表示:“我的品德不好,儿子资质低下,不适合与其他女子一起入选。”太后认为王莽的陈述非常真诚,于是下诏:“王氏女子是朕的外家亲女,不应再进行选择。”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守在宫殿前上书,公卿大夫或到殿中,或跪在宫门下,都声称:“如此圣明的诏书,安汉公伟大的功勋如此显著,现在应当立后,为何偏偏废掉公家的子女?天下百姓该向何处效忠呢?愿得公女的为天下的母亲。”王莽派使臣到长安以北地区分别通知公卿和各位生员,而上书的人越来越多。太后最终不得不听从公卿们的建议,选择了王氏的女子。

王莽再次自我声明:“应该广泛选拔众多的女子。”公卿们争论道:“不应该用众女子来干扰正统观念。”王莽请求见见选定的女子,太后派长乐少府、宗正、尚书令去选见女子,然后回来报告太后:“公家的女儿逐渐接受了德化,有美好的容貌,应该顺应天序,承担祭祀的职责。”太后下诏让大司徒、大司空向宗庙宣读告祭辞文,同时占卜吉凶,结果都说:“兆象显示金水王相,封位得到父母的尊位,这是所谓的‘康强’之占,‘逢吉’之符。”信乡侯佟上言:“《春秋》记载天子将要娶纪国的女子为后,就要褒奖纪国的儿子称为诸侯,安汉公的国土还未达到古制。此事交由相关部门,都说:‘古时天子封后父百里,以示尊重而不臣服,以彰显宗庙尊贵,这是孝道的极致。佟的话符合礼仪,应予准许。请以新野田二万五千六百顷作为额外的土地赏赐给安汉公,使其国土达到百里。”王莽表示感谢:“我的女儿真的不足以配至尊,又听取众人意见,增加了赏赐的土地。我自己反省,能够托付肺腑重望,获得爵位,如果女儿确实能敬奉皇上的圣德,那么我的封邑也足以供朝廷贡献,不需再增加土地赐赏。希望归还增加的土地。”太后允许了这一请求。有司上奏:“旧例,聘皇后需要黄金二万斤,折合钱二万万。”王莽极力推让,接受四千万,其余三千万则分给十一位陪嫁的家族贫困者。群臣再次上言:“现在皇后即将受聘,已经超过其他嫔妃了。”太后下诏,再次增加二千三百万,总共三千三百万。王莽又将自己的千万元分给九族贫穷者。

注释

  • :王莽(前54年-23年),西汉后期政治家,曾实行改制,改革币制,废除郡县制等政治措施。
  • 念中国已平:意指中国已平定,指的是西汉末年王莽时期国内统一安定的情景。
  • 唯四夷未有异:只有四夷没有发生变化,指当时四夷(北方游牧民族)尚未归顺汉朝。
  • 遣使者赍黄金、币、帛:派遣使者携带黄金、货币、丝帛等贵重礼物去匈奴单于那里。
  • 重赂匈奴单于:用重金贿赂匈奴单于。
  • 使人上书言:派人上书朝庭表达愿望。
  • 曰闻中国讥二名:他们说汉朝人讥讽两个名字的问题。
  • 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所以将原名改为“知”以避免误会。
  • 慕从圣制:仰慕并遵从圣制。
  • 乃遣王昭君女须卜居次入待:于是派遣王昭君的女儿须卜居次进入皇宫侍奉。
  • 所以诳耀媚事太后:用来欺骗和讨好太后。
  • 方故万端:有很多方面的考虑或问题。

赏析

这段文字反映了王莽时期的宫廷斗争和对外政策。王莽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和提高自身声誉,通过外交途径来增强自己的影响力。通过与匈奴单于的互动和贿赂行为,王莽试图稳固其边疆安全并提升自身的政治地位。然而他的行动也引起了朝内外的反对声音和争议。整个故事展示了一个封建王朝末期的权力斗争和对外策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