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欲以虚名说太后,白言:“新承前孝哀丁、傅奢侈之后,百姓未赡者多,太后宜且衣缯练,颇损膳,以视天下。”莽因上书,愿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大司农助给贫民。于是公卿皆慕效焉。莽师群臣奏言:“陛下春秋尊,久衣重练,减御膳,诚非所以辅精气,育皇帝,安宗庙也。臣莽数叩头省户下,白争未见许。今幸赖陛下德泽,间者风雨时,甘露降,神芝生,蓂荚、朱草、嘉禾、休征同时并至。臣莽等不胜大愿,愿陛下爱精休神,阔略思虑,遵帝王之常服,复太官之法膳,使臣子各得尽欢心,备共养。惟哀省察!”莽又令太后下诏曰:“盖闻母后之义,思不出乎门阈。国不蒙佑,皇帝年在襁褓,未任亲政,战战兢兢,惧于宗庙之不安。国家之大纲,微朕孰当统之?是以孔子见南子,周公居摄,盖权时也。勤身极思,忧劳未绥,故国奢则视之以俭,矫枉者过其正,而朕不身帅,将谓天下何!夙夜梦想,五谷丰熟,百姓家给,比皇帝加元服,委政而授焉。今诚未皇于轻靡而备味,庶几与百僚有成,其勖之哉!”每有水旱,莽辄素食,左右以白。太后遣使者诏莽曰:“闻公菜食,忧民深矣。今秋幸熟,公勤于职,以时食肉,爱身为国。”
诗句:
- 莽欲以虚名说太后:王莽想通过虚假的名义来说服太后。
- 白言:“新承前孝哀丁、傅奢侈之后:王莽自称,他是在继承孝哀帝和傅皇后奢侈之后的遗留。
- 百姓未赡者多,太后宜且衣缯练,颇损膳,以视天下:百姓中还有没有赡养好的,太后应当穿丝绸的衣服,少吃一些,以示给天下看。
- 师群臣奏言:“陛下春秋尊:老师和众臣上奏说,陛下年纪大了,尊贵。
- 诚非所以辅精气,育皇帝,安宗庙也:这真的不是用来辅助陛下的精气,培养皇帝,安定宗庙的做法。
- 臣莽数叩头省户下,白争未见许:我(王莽)屡次磕头,询问(太后)的意见,但都没有得到允许。
- 今幸赖陛下德泽,间者风雨时:现在,幸好有陛下的恩德庇佑,最近一段时间天气都很好。
- 甘露降,神芝生,蓂荚、朱草、嘉禾、休征同时并至:天降甘露,神芝生发,蓂荚、朱草、嘉禾等一起降临。
- 臣莽等不胜大愿,愿陛下爱精休神,阔略思虑,遵帝王之常服,复太官之法膳:我们这些人非常希望,希望陛下爱惜精神,减少思考,遵循帝王的常规服装和饮食,恢复太官的饮食标准。
- 使臣子各得尽欢心,备共养:这样能让臣下们感到快乐,共同生活。
- 惟哀省察:只是希望能得到您的考虑。
- 莽又令太后下诏曰:“盖闻母后之义,思不出乎门阈:王莽再次命令太后发布诏书说,听说母亲的职责,她的思念不会超出家门。
- 国不蒙佑,皇帝年在襁褓,未任亲政,战战兢兢,惧于宗庙之不安:如果国家没有得到保佑,皇帝还小还没有承担政务,他(王莽)就非常小心谨慎,害怕国家的稳定。
- 国家之大纲,微朕孰当统之?是以孔子见南子,周公居摄:国家的大事纲目,如果没有我谁还能统领呢?因此孔子会见南子,周公居摄王政。
- 盖权时也:这是为了应对形势的需要。
- 勤身极思,忧劳未绥,故国奢则视之以俭,矫枉者过其正,而朕不身帅,将谓天下何!夙夜梦想,五谷丰熟,百姓家给:我(王莽)勤奋工作,担心劳累还没有结束(就去世了),所以国家奢侈的时候要用节俭来对待,矫正错误的人可能会犯过分的错误,但我自己不带头(做榜样),将来谁会对我负责呢?我总是在夜间梦见,五谷丰收,老百姓家家都有吃的。
- 比皇帝加元服,委政而授焉:等到皇上成年,委托政务给他。
- 今诚未皇于轻靡而备味,庶几与百僚有成,其勖之哉:现在我(王莽)确实不想过于奢侈(浪费粮食),准备吃简单一点的食物,但愿能和百官共同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