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少为黄门郎中常侍,方直自守。成帝季年,立定陶王为太子,数遣中盾请问近臣,稚独不敢答。哀帝即位,出稚为西河属国都尉,迁广平相。

王莽少与稚兄弟同列友善,兄事斿而弟畜稚。斿之卒也,修緦麻,赙赗甚厚。平帝即位,太后临朝,莽秉政,方欲文致太平,使使者分行风俗,采颂声,而稚无所上。琅邪太守公孙闳言灾害于公府,大司空甄丰遣属驰至两郡讽吏民,而劾闳空造不详,稚绝嘉应,嫉害圣政,皆不道。太后曰:“不宣德美,宜与言灾害者异罚。且后宫贤家,我所哀也。”闳独下狱诛。稚惧,上书陈恩谢罪,愿归相印,入补延陵园郎,太后许焉。食故禄终身。由是班氏不显莽朝,亦不罹咎。

初,成帝性宽,进入直言,是以王音、翟方进等绳法举过,而刘向、杜邺、王章、朱云之徒肆意犯上,故自帝师安昌侯,诸舅大将军兄弟及公卿大夫、后宫外属史、许之家有贵宠者,莫不被文伤诋。唯谷永尝言:“建始、河平之际,许、班之贵,倾动前朝,熏灼四方,赏赐无量,空虚内臧,女宠至极,不可尚矣;今之后起,无所不飨,仁倍于前。”永指以驳饥赵、李,亦无间云。

《汉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由班固编撰,记载了从汉高祖到王莽时期的历史。在《汉书》中,有许多人物的故事被记录下来,其中班稚的故事尤其值得一提。下面将简要介绍这个故事:

  1. 故事原文:成帝时,王音和翟方进等人因直言进谏而受到重用,而刘向、杜邺、王章、朱云等人则因直率触犯上意而遭贬谪。班稚因为直言进谏而被贬为黄门郎中常侍,但面对权势者时却保持了方正的品格。
  2. 历史背景:班稚的故事发生在汉朝初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开明的时代,但也不乏权力斗争和道德沦丧。班稚的行为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他以方直自守,不愿屈从于权贵的压力,这种精神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3. 人物性格:班稚的性格特点在于方直自守,不畏强权。他虽然在政治上受到排挤和打压,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不愿意为了权力而放弃自己的良心和原则。这种性格使得他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能够脱颖而出。

班稚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政治的残酷性,也展示了士人对于正义和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的一生虽然充满了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正直的品质,这种精神在后世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