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加之以信诚好谋,达于听受,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赴;当食吐哺,纳子房之策;拔足挥洗,揖郦生之说;寤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举韩信于行陈,收陈平于亡命,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若乃灵端符应,又可略闻矣。初刘媪任高祖而梦与神遇,震电晦冥,有龙蛇之怪。及其长而多灵,有异于众,是以王、武感物而折券,吕公睹形而进女;秦皇东游以厌其气,吕后望云而知所处;始受命则白蛇分,西入关则五星聚。故淮阴、留侯谓之天授,非人力也。

历古今之得失,验行事之成败,稽帝王之世运,考五者之所谓,取舍不厌斯位,符端不同斯度,而苟昧于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失天气之寿,遇折足之凶,伏鈇钺之诛。英雄诚知觉寤,畏若祸戒,超然远览,渊然深识,收陵、婴之明分,绝信、布之觊觎,距逐鹿之瞽说,审神器之有授,毋贪不可几,为二母之所笑,则福祚流于子孙,天禄其永终矣。

翻译

在汉高祖刘邦的时代,他之所以能够建立伟大的功业有五个原因:一、是他是帝尧的后代;二、是体态外貌多异于常人;三、是拥有神武般的征应;四、是性格宽明仁慈而能听取他人的建议;五、是善于识人任用人才。再加上他诚实守信,善于谋略,倾听意见并采纳,见到善行如同来不及一样立即实施,用人像自己使用一样,接纳建议像水流顺延一样自然,及时把握时机像回声回应一样迅速;当需要吃饭时吐出食物来接待张良的计策,拔足挥袖就邀请郦食其的建议;醒悟了戍卒的话,断然拒绝怀念故乡的情感;高扬四位贤才的名望,割舍自己的肌肤之爱;在战场上提拔韩信,收留陈平这样的逃亡者,英雄豪杰齐心协力,各种策略都得到了运用:这就是刘邦的伟大策略,因此成就了他的帝业。至于灵端符应等神奇之事,也略可听闻。起初刘媪信任高祖并与神灵相通,雷鸣电闪之中,有蛟龙蛇怪出没,等到她长成之后,变得多灵,与众不同,因此王公贵族受到感动而愿意将女儿嫁给他;秦始皇东渡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以消除他的气运,吕后看到天空云彩而知道他所居之地;刚得到天命就出现白蛇分隔天地,西入关中就聚集了五颗星宿。所以韩信、张良被天赐,并非人力所能及。
经过古今得失的验证,检查行事的成功与失败,考察帝王的世运变迁,考察这五个方面的实质内容,取舍不满足于此位,符应不同于此度,但是如果对权力和地位缺乏认识,逾越本分妄自尊大,对外不考虑自身的实力,对内不了解命运的走向,那么必定会失去保护家园的主人,失去长寿的命运,遭遇不幸的结局,承受斧钺之诛。若英雄真知灼见并且警醒,就会敬畏这祸患如同避害一般,超然物外,深邃地理解事物的本质,收敛陵婴的明智,断绝韩信布下的觊觎,抗拒逐鹿的盲说,审慎地掌握神器是否真的赋予,不要贪图那些不可预测的东西,避免被两位母亲嘲笑,那么福祚就会流连子孙,天禄将永远延续。

注释

  1. 高祖:指汉高祖刘邦。
  2. 灵端符应:指神秘或奇异的事件预示着某种征兆或预示。
  3. 王公贵族:指汉朝开国功臣中的贵族成员,如萧何、张良等。
  4. 秦始皇东渡:秦始皇曾三次东巡,最后一次是在公元前210年,目的是求仙不死药。
  5. 韩信张良: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张良也是一位著名的谋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汉高祖刘邦的兴起过程及其特点,强调了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智慧、能力、勇气和德行。诗中列举了五种特质——帝尧后裔、体貌异众、神武征应、宽明仁恕和善任贤能——这些都是成功领导的关键因素。同时,诗末强调了领导者必须谨慎处理权力和责任问题,以避免因盲目自大而导致的失败。整体上,诗歌传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深入理解和分析的价值,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和教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