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初生民,食货惟先。割制庐井,定尔土田,什一供贡,下富上尊。商以足用,茂迁有无,货自龟贝,至此五铢。扬榷古今,监世盈虚。述《食货志》第四。
昔在上圣,昭事百神。类帝禋宗,望秩山川,明德惟馨,永世丰年。季末淫祀,营信巫史,大夫胪岱,侯伯僣畤,放诞之徒,缘间而起。瞻前顾后,正其终始。述《郊祀志》第五。
炫炫上天,县象著明,日月周辉,星辰垂精。百官立法,宫室混成,降应王政,景以烛形。三季之后,厥事放纷,举其占应,览故考新。述《天文志》第六。
《河图》命庖,《洛书》赐禹,八卦成列,九畴逌叙。世代实宝,光演文、武,《春秋》之占,咎征是举。告往知来,王事之表。述《五行志》第七。
《坤》作地势,高下九则,自昔黄、唐,经略万国,燮定东西,疆理南北。三代损益,降及秦、汉,革铲五等,制立郡县。略表山川,彰其剖判。述《地理志》第八。
《汉书·传》叙传下
原文
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於秦、项之列。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探撰前记,辍辑所闻,以述《汉书》,起元高祖,终於孝平、王莽之诛,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为春秋考纪、表、志、传,凡百篇。
译文
汉朝继承了尧的德业,建立了帝王的基业,到了第六代,史官才追述和记载他们的功德,私自编写了本纪,编入《史记》之后,排在秦、项之下。从太初年以后,没有记载,因此探求记录前人的事迹,收集听到的事情,来记述《汉书》,从高祖开始,到孝平、王莽被杀结束,共一百二十年的历史,综合他们的事迹,穿插《五经》,上下贯通,作为《春秋》考纪、表、志、传,共有一百篇。
关键词
- 汉绍尧运:继承并发展了尧帝的德行和业绩。
- 以建帝业:建立自己的帝王事业。
- 至六世:指从高祖到宣皇帝的六代历史。
- 史臣:古代负责修史的官员或学者。
- 私作本纪:私下创作本纪,即司马迁撰写的《史记》。
- 编于百王之末:将本纪编在《史记》之后,排在秦、项之下。
- 太初以后:指太初年间以后的历史。
- 阙而不录:史书中省略了这段历史。
- 探撰前记:探求并整理过去的记录。
- 辍辑所闻:收集并整理听到的事情。
- 为春秋考纪、表、志、传:为《春秋》编写考纪、表、志、传等篇章。
- 凡百篇:《汉书》总共一百篇。
赏析
《汉书·传》序传是班固对汉代历史的总结与评述,强调了汉代继承和发展尧舜之道的重要性。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班固表达了对汉代统治者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指出了他们在治国过程中的成功之处。此外,通过列举《五经》与《春秋》的关联,班固强调了汉代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史学理论奠基人之一。他的《汉书》是继《史记》后的又一部重要史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班固的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主张“实事求是”的史学态度,强调历史研究的严谨性和客观性。班固的《汉书》在文学史上亦有重要地位,其文风典雅,叙事流畅,语言精炼,被后人广泛引用和赞赏。《汉书》共一百篇,涵盖了从西汉初期直至王莽篡位的整个历史时期,是一部系统而完整的历史巨著。
相关作品
班固的其他著作包括《白虎通疏证》、《汉书音义》和《汉书注》等,这些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他的史学成就。其中,《白虎通疏证》主要讨论儒家经典中的哲学思想及其应用,对儒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班固的《汉书音义》则是一部关于《汉书》注解的著作,对后世的阅读和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结语
通过班固的《汉书·传》序传下部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汉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班固对于这一时期的评价和看法。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班固深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卓越的史学素养,也展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贡献。通过学习和研究班固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