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惠短世,高世称制,罔顾天显,吕宗以败。述《惠纪》第二,《高后纪》第三。

太宗穆穆,允恭玄默,化民以躬,帅下以德,农不供贡,罪不收孥,宫不新馆,陵不崇墓。我德如风,民应如草,国富刑清,登我汉道。述《文纪》第四。

孝景莅政,诸侯方命,克伐七国,王室以定。匪怠匪荒,务在农桑,著于甲令,民用宁康。述《景纪》第五。

世宗晔晔,思弘祖业,畴咨熙载,髦俊并作。厥作伊何?百蛮是攘,恢我疆宇,外博四荒。武功既抗,亦迪斯文,宪章六学,统一圣真。封禅郊祀,登秩百神;协律改正,飨兹永年。述《武纪》第六。

孝昭幼冲,冢宰惟忠。燕、盖诪张,实睿实聪,罪人斯得,邦家和同。述《昭纪》第七。

中宗明明,夤用刑名,时举傅纳,听断惟精,柔远能迩,燀耀威灵,龙荒幕朔,莫不来庭。丕显祖烈,尚于有成。述《宣纪》第八。

《汉书·传·叙传下》原文如下:孝惠短世,高世称制,罔顾天显,吕宗以败。述《惠纪》第二,《高后纪》第三。太宗穆穆,允恭玄默,化民以躬,帅下以德,农不供贡,罪不收孥,宫不新馆,陵不崇墓。我德如风,民应如草,国富刑清,登我汉道。述《文纪》第四。孝景莅政,诸侯方命,克伐七国,王室以定。匪怠匪荒,务在农桑,著于甲令,民用宁康。述《景纪》第五。世宗晔晔,思弘祖业,畴咨熙载,髦俊并作。厥作伊何?百蛮是攘,恢我疆宇,外博四荒。武功既抗,亦迪斯文,宪章六学,统一圣真。封禅郊祀,登秩百神;协律改正,飨兹永年。述《武纪》第六。孝昭幼冲,冢宰惟忠。燕、盖诪张,实睿实聪,罪人斯得,邦家和同。述《昭纪》第七。中宗明明,夤用刑名,时举傅纳,听断惟精,柔远能迩,燀耀威灵,龙荒幕朔,莫不来庭。丕显祖烈,尚于有成。述《宣纪》第八。

译文:

  1. 孝惠帝统治时期短暂(1):“孝惠帝统治时期短暂。”
  2. 高帝治国有成效,不忽视天意的启示。(2)“高帝治国有成效,不忽视天意的启示。”
  3. 太宗皇帝庄重严肃,恭敬谨慎地治理国家。(3)“太宗皇帝庄重严肃,恭敬谨慎地治理国家。”
  4. 孝景帝治理政事,诸侯奉行命令。(4)“孝景帝治理政事,诸侯奉行命令。”
  5. 世宗皇帝光明磊落,想要弘扬祖宗基业。(5)“世宗皇帝光明磊落,想要弘扬祖宗基业。”
  6. 孝昭皇帝年幼,冢宰忠于职守。(6)“孝昭皇帝年幼,冢宰忠于职守。”
  7. 中宗皇帝英明果决,使用刑罚和法律来治理国家。(7)“中宗皇帝英明果决,使用刑罚和法律来治理国家。”
  8. 孝昭皇帝年少即位,冢宰忠诚可靠。(8)“孝昭皇帝年少即位,冢宰忠诚可靠。”
  9. 中宗皇帝英明公正,选拔人才听取意见,处理问题精当,安抚远方的人和动物。(9)“中宗皇帝英明公正,选拔人才听取意见,处理问题精当,安抚远方的人和动物。”
  10. 继承祖先的光辉业绩,继续完成伟大的事业。(10)“继承祖先的光辉业绩,继续完成伟大的事业。”

注释:

  • 孝惠帝:指西汉文帝刘恒,他在位期间政治相对宽松,为后世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会。(1)
  • 高帝:即刘邦,西汉开国皇帝,其治国策略体现了谦逊与谨慎相结合的原则。(2)
  • 孝景帝:即刘启,西汉第六位皇帝,他的政策注重农业和社会稳定。(3)
  • 孝昭帝:即刘据,西汉第十二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较为年幼,导致一些不稳定因素出现。(6)
  • 中宗:这里指汉元帝刘奭,他是汉宣帝之子,继承了其父的许多政策但同时也有所创新和发展。(9)

赏析:

  1. 历史背景:这段文字描述了从汉高祖到汉元帝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展示了汉朝从建立到发展的历程。

  2. 治国理念:从孝惠帝到孝昭帝再到中宗皇帝,每个皇帝都在不同时期展现了自己的施政风格和特点。例如孝惠帝的宽政、高帝的稳健、孝景帝的稳重、孝昭帝的年轻气盛以及中宗的英明和创新。

  3. 治国成就:通过叙述这些皇帝的统治时期,可以看出汉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逐渐成熟和完善。从农业发展到法治建设,从对外征战到内政稳定,汉朝逐步确立了其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的地位。

  4. 文化传承:文中多次提到了《诗经》、《书经》等典籍对汉朝的影响,说明汉朝非常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种重视不仅体现在政治决策上,也反映在文化教育上。

  5. 历史评价:通过对各朝代的简短描述,表达了班固对汉朝历史的评价——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整体上汉朝的发展是辉煌且具有深远影响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