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毁谁誉,誉其有试。泯泯群黎,化成良吏。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余思。述《遁吏传》第五十九。

上替下陵,奸轨不胜,猛政横作,刑罚用兴。曾是强圉,掊克为雄,报虐以威,殃亦凶终。述《酷吏传》第六十。

四民食力,罔有兼业,大不淫侈,细不匮乏,盖均无贫,遵王之法。靡法靡度,民肆其诈,逼上并下,荒殖其货。侯服玉食,败俗伤化。述《货殖传》第六十一。

开国承家,有法有制,家不臧甲,国不专杀。矧乃齐民,作威作惠,如台不匡,礼法是谓!述《游侠传》第六十二。

彼何人斯,窃此富贵!营损高明,作戒后世。述《佞幸传》第六十三。

于惟帝典,戎夷猾夏!周宣攘之,亦列《风》、《雅》。宗幽既昏,淫于褒女,戎败我骊,遂亡酆鄗。大汉初定,匈奴强盛,围我平城,寇侵边境。至于孝武,爰赫斯怒,王师雷起,霆击朔野。宣承其末,乃施洪德,震我威灵,五世来服。王莽窃命,是倾是覆,备其变理,为世典式。述《匈奴传》第六十四。

原文:汉书·传·叙传下

谁毁谁誉,誉其有试。泯泯群黎,化成良吏。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余思。述《遁吏传》第五十九。    
上替下陵,奸轨不胜,猛政横作,刑罚用兴。曾是强圉,掊克为雄,报虐以威,殃亦凶终。述《酷吏传》第六十。    
四民食力,罔有兼业,大不淫侈,细不匮乏,盖均无贫,遵王之法。靡法靡度,民肆其诈,逼上并下,荒殖其货。侯服玉食,败俗伤化。述《货殖传》第六十一。    
开国承家,有法有制,家不臧甲,国不专杀。矧乃齐民,作威作惠,如台不匡,礼法是谓!述《游侠传》第六十二。    
彼何人斯,窃此富贵!营损高明,作戒后世。述《佞幸传》第六十三。    
于惟帝典,戎夷猾夏!周宣攘之,亦列《风》、《雅》。宗幽既昏,淫于褒女,戎败我骊,遂亡酆鄗。大汉初定,匈奴强盛,围我平城,寇侵边境。至于孝武,爰赫斯怒,王师雷起,霆击朔野。宣承其末,乃施洪德,震我威灵,五世来服。王莽窃命,是倾是覆,备其变理,为世典式。述《匈奴传》第六十四。    

译文:

谁在诋毁谁在赞誉?赞誉他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普通百姓逐渐变成了好的官吏。那些有德行的君子和普通人一样,但他们的成就是不同的。直到他们去世后留下了美好的名声和恩惠,民众对他们充满了怀念之情。叙述了《遁吏传》第五十九。
上面的人压迫下面的人,奸臣不能战胜,严厉的政治政策被施行,刑罚被使用。曾经强大的国家也变得弱小,通过贪污来建立强大。报复虐待而取得威严,最终导致灾难性的结果。叙述了《酷吏传》第六十。
农民和商人从事劳动,没有同时做其他事情的;人们不奢侈浪费,也不吝啬;公平的法律和制度,家庭里没有私藏武器的习惯,国家里也没有专门的杀手。即使是平民百姓,如果做威作福,也会像高台坍塌一样,遵守法律和制度就是最好的。叙述了《货殖传》第六十一。
开创国家和继承家业,有法律有制度,家庭里不会收藏武器,国家不会专门杀人。何况平民百姓呢?他们会建立权威和恩惠,就像高台倒塌一样,遵守法律和制度就是最好的。叙述了《游侠传》第六十二。
那个人是什么人?窃取了这些财富和权力。他用这些财富和权力来警告后人。叙述了《佞幸传》第六十三。
在古代帝王的典籍中,戎夷扰乱了华夏!周宣王讨伐了戎族,也列入了《风》、《雅》之中。因为幽王昏庸,沉溺于美色之中,所以戎族破坏了我国的骊山,于是灭亡了酆鄗。汉朝刚刚稳定下来,匈奴变得非常强大,包围我们的平城,侵犯我们的边境。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汉武帝发怒了,王师迅速发动,像雷电一样打击到朔方的荒野上。宣帝承接了末代皇帝的余晖,于是施展了宽大的德行,震动了我们国家的威望和神灵,经历了五世的统治后,天下才恢复了和平。王莽窃取了王位,这是倾覆的基础,也是覆灭的原因,为他们的变化制定了各种法规,成为了后世的典范。叙述了《匈奴传》第六十四。

赏析:

该段落主要介绍了西汉时期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一些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事件的记载。从“谁毁谁誉”开始,强调了评价一个人需要看他的实际行动和成就。接着描述了不同类型人物的行为和影响,包括好官、游侠、佞幸等。这些描述反映了汉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接下来几段详细记录了不同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例如,“上替下陵”描述了上层对下层的压迫;“开国承家”则强调了法律和制度的重要作用;“王莽窃命”则揭示了政治变革过程中的动荡和混乱。通过这些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汉代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进程。

最后一段总结了汉代的历史教训和政治智慧。强调了法律的重要性、政治改革的必要性以及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性。这体现了班固作为历史学家的责任感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