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之月,招摇指子,昏壁中,旦轸中,其位北方,其日壬癸,其虫介,其 音羽,律中黄钟,其数六,其味碱,其臭腐,其祀井,祭先肾。冰益壮,地始坼, 干旦不鸣,虎始交。天子衣黑衣,乘铁骊,服玄玉,建玄旗,食黍与彘,服 八风水,爨松燧火。北宫御女黑色,衣黑采,击磬石。其兵铩,其畜彘,朝于玄 堂太庙。命有司曰:土事无作,无发室居,及起大众。是谓发天地之藏,诸蛰则 死,民必疾疫,有随以丧。急捕盗贼,诛淫诈伪之人,命曰月。命奄尹,申 宫令,审门闾,谨房室,必重闭,省妇事。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 氵喜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无有差忒。天子乃命有司,祀四海 大川名泽。是月也,农有不收藏积聚、牛马畜兽有放失者,取之不诘。山林薮泽, 有能取疏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导之。其有相侵夺,罪之不赦。是月也,日短 至,阴阳争,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欲静,去声色,禁嗜欲,宁身体,安形性。 是月也,荔挺出,芸始生,丘蚓结,麋角解,水泉动则伐树木,取竹箭,罢官之 无事、器之无用者,涂阙庭门闾,筑囹圄,所以助天地之闭。仲冬行夏令,则其 国乃旱,氛雾冥冥,雷乃发声。行秋令,则其时雨水,瓜瓠不成,国有大兵。行 春令,则虫螟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疾疠。十一月官都尉,其树枣。

《淮南子·时则训》是中国古代文献,属于文言文类别。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翻译和注释:

诗句原文及翻译:

仲冬之月,招摇指子,昏壁中,旦轸中,其位北方,其日壬癸,其虫介,其音羽,律中黄钟,其数六,其味碱,其臭腐,其祀井,祭先肾。冰益壮,地始坼,干旦不鸣,虎始交。天子衣黑衣,乘铁骊,服玄玉,建玄旗,食黍与彘,服八风水,爨松燧火。北宫御女黑色,衣黑采,击磬石。其兵铩,其畜彘,朝于玄堂太庙。命有司曰:土事无作,无发室居,及起大众。是谓发天地之藏,诸蛰则死,民必疾疫,有随以丧。急捕盗贼,诛淫诈伪之人,命曰月。命奄尹,申宫令,审门闾,谨房室,必重闭,省妇事。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氵喜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无有差忒。天子乃命有司,祀四海大川名泽。是月也,农有不收藏积聚、牛马畜兽有放失者,取之不诘。山林薮泽,有能取疏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导之。其有相侵夺,罪之不赦。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欲静,去声色,禁嗜欲,宁身体,安形性。
是月也,荔挺出,芸始生,丘蚓结,麋角解,水泉动则伐树木,取竹箭,罢官之无事、器之无用者,涂阙庭门闾,筑囹圄,所以助天地之闭。仲冬行夏令,则其国乃旱;氛雾冥冥,雷乃发声。行秋令,则其时雨水;瓜瓠不成,国有大兵。行春令,则虫螟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疾疠。十一月官都尉,其树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仲冬时节的自然景观及其对农业和社会的影响。诗歌从天文、地理、动植物等多方面描述了这个时期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状况。通过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

  1. 节气变化与生物活动:诗中提到“冰益壮”,“干旦不鸣”,反映了冬季的严寒使得万物休眠或冬眠,同时“虎始交”暗示着动物的活动开始减缓,这是自然界进入冬季状态的典型表现。
  2. 社会习俗与礼仪:诗中提到祭祀、封禅、服色等传统礼仪,显示了古代社会的宗教和文化习俗。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手段。
  3. 政治治理与道德教化:诗中提到“命有司曰:土事无作,无发室居,及起大众。是谓发天地之藏”,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在处理国家大事时的谨慎态度和政治智慧。这种治国理念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4. 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中提到“急捕盗贼,诛淫诈伪之人”,显示了人类对于自然灾害的恐惧以及应对措施。这体现了人类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和努力寻求控制与管理的态度。
  5. 文化传承与教育:“命奄尹…野虞教导之”反映了古代对农业、林业的管理以及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这些活动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更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
  6. 季节更迭与农业生产:诗中详细描述了仲冬时节的自然变化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描述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过程,展示了古代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精细管理和季节性调整的智慧。
  7. 道德修养与个人行为:“去声色,禁嗜欲”反映了古人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在今天的生活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8. 自然现象与科学认知:诗中提到的各种自然现象如雷电、冰雹等,都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来解释和理解。这种跨时代的知识传递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9. 历史事件与社会变迁:“行春令,则虫螟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疾疠”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这种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也是我们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淮南子·时则训》不仅是一篇描述自然现象的文章,更是一种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关系的深刻反思和总结。它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