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或欲之,适足以失之;或避之,适足以就之。楚人有乘船而遇大风者,波至而自投于水。非不贪生而畏死也,惑于恐死而反忘生也。故人之嗜欲,亦犹此也。齐人有盗金者,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勒问其故,曰:“而盗金于市中,何也?”对曰:“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志所欲,则忘其为矣。是故圣人审动静之变,而适受与之度,理好憎之情,和喜怒之节。夫动静得,则患弗过也;受与适,则罪弗累也;好憎理,则忧弗近也;喜怒节,则怨弗犯也。故达道之人,不苟得,不让福,其有弗弃,非其有弗索,常满而不溢,恒虚而易足。今夫霤水足以溢壶榼,而江河不能实漏卮。故人心犹是也。自当以道术度量,食充虚,衣御寒,则足以养七尺之形矣。若无道术度量而以自俭约,则万乘之势不足以为尊,天下之富不足以为乐矣。

诗句

淮南子·汜论训 译文
事或欲之,适足以失之;或避之,适足以就之。
非不贪生而畏死也,惑于恐死而反忘生也。
故人之嗜欲,亦犹此也。
齐人有盗金者,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
勒问其故,曰:“而盗金于市中,何也?”对曰:“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志所欲,则忘其为矣。
是故圣人审动静之变,而适受与之度,理好憎之情,和喜怒之节。
夫动静得,则患弗过也;受与适,则罪弗累也;好憎理,则忧弗近也;喜怒节,则怨弗犯也。
故达道之人,不苟得,不让福,其有弗弃,非其有弗索,常满而不溢,恒虚而易足。今夫霤水足以溢壶榼,而江河不能实漏卮。
故人心犹是也。自当以道术度量,食充虚,衣御寒,则足以养七尺之形矣。若无道术度量而以自俭约,则万乘之势不足以为尊,天下之富不足以为乐矣。

译文解释

  1. “事或欲之,适足以失之;或避之,适足以就之”
  • 这是说有时候追求某事可能会失去它,有时候躲避同样的事物反而能得到它。这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不同反应及其结果的不确定性。
  1. “非不贪生而畏死也,惑于恐死而反忘生也”
  • 这句话指出人们并非真正害怕死亡,而是因恐惧死亡而忘记生命本身的价值。这揭示了人们对生命态度的矛盾和混乱。
  1. “故人之嗜欲,亦犹此也”
  • 这表明人的各种欲望和喜好,实际上和上述情况相似。无论是追求、回避还是恐惧死亡,人的本能都可能导致他们对事物产生负面的态度。
  1. “齐人有盗金者,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
  • 这是讲述一个故事:齐国有一个偷金子的人在市场繁忙时被抓住,因为害怕被惩罚而逃跑。这个故事强调了人在面对诱惑时的脆弱性以及恐惧心理。
  1. “勒问其故,曰:‘而盗金于市中,何也?’”
  • 这里的对话展示了人物在被抓后的心理状态,他试图解释自己的行为,表明他的困惑和不安。
  1. “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志所欲,则忘其为矣。”**:
  • 这个人之所以偷窃是因为只看到了金子(目标),忘记了自己是在犯罪。这揭示了目标导向的思维可能导致的盲目和忽视其他重要因素。
  1. “是故圣人审动静之变,而适受与之度”
  • 圣人理解并掌握了事物变化的规则,从而能够恰到好处地接受和给予。这表示智慧和洞察力是关键。
  1. “理好恶之情,和喜怒之节”
  • 通过理解和调整好恶之情和情绪,人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伤害。
  1. “夫动静得,则患弗过也;受与适,则罪弗累也;好憎理,则忧弗近也;喜怒节,则怨弗犯也。”
  • 描述了通过适当地调整行为和情感来减少麻烦的方法(即“动静得”使祸患不会发生,“受与适”使罪行不会被累加,“好憎理”使忧虑不会接近,“喜怒节”使怨恨不会发生)。
  1. “故达道之人,不苟得,不让福,其有弗弃,非其有弗索,常满而不溢,恒虚而易足。”
  • 表达了一种生活哲学,即追求道德和智慧的人不会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不苟得),也不会滥用任何好运(不让福),他们珍惜现有的东西而不是贪婪地追求更多(非其有弗索)。这种平衡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满足而非过度膨胀。
  1. “今夫霤水足以溢壶榼,而江河不能实漏卮。”
  • 这句话用来说明即使是小溪的水也能装满壶和罐子,但江河却不能填满一个漏斗。它比喻了即使是小的成就也能带来足够的满足感,而巨大的成就可能无法带来预期的好处。
  1. “故人心犹是也”
  • 这总结性的话语表明人类的基本欲望和倾向并未改变(人心犹是也)。
  1. “自当以道术度量,食充虚,衣御寒”
  • 这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描述,意味着人们应该遵循道德原则和社会规范来生活,确保物质和精神的充分满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寓言讲述了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它强调了认知错误、欲望和恐惧对人类行为的深远影响。通过对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探讨,这首诗不仅提供了深刻的人生洞察,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自我管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