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齐桓公亡汶阳之田而霸,智伯兼三晋之地而亡。圣人见祸福于重闭之内, 而虑患于九拂之外者也。原蚕一岁再收,非不利也,然而王法禁之者,为其残桑 也。离先稻熟,而农夫耨之,不以小利伤大获也。家老异饭而食,殊器而享,子 妇跣而上堂,跪而斟羹,非不费也,然而不可省者,为其害义也。待媒而结言, 聘纳而取妇,初絻而亲迎,非不烦也,然而不可易者,所以防淫也。使民居处 相司,有罪相觉,于以举奸,非不掇也,然而伤和睦之心,而构仇雠之怨。故事 有凿一孔而生百隟,树一物而生万叶者,所凿不足以为便,而所开足以为败, 所树不足以为利,而所生足以为氵岁。愚者惑于小利,而忘其大害。昌羊去蚤虱, 而人弗庠者,为其来蛉穷也;狸执鼠,而不可脱于庭者,为捕鸡也。故事有利于 小而害于大,得于此而亡于彼者。故行棋者或食两而路穷,或予踦而取胜。偷利 不可以为行,而智术不可以为法。

翻译:因此,齐桓公失去了汶阳的田地却称霸了,智伯兼并了三晋的土地却灭亡了。圣人在重闭之内预见到祸福,而在九拂之外考虑患难。蚕一年收获两次,这并不是不有利,然而王法禁止它,因为它残伤了桑树。收割先成熟的稻谷,农夫会除去杂草,不是为了小利而伤害大获。家老吃不同的食物,使用不同的器具享用美食,妇女光着脚上堂,跪着斟羹,这不是不花费吗?然而却不能省去,因为这有违义。等待媒人结亲,聘娶纳妾,初婚时亲自迎接,这是烦琐的事情,然而不可更改,因为这样可以预防淫乱。使百姓居住在一起互相监督,有罪的人互相发现,用来检举奸情,这不是不聪明吗?然而伤害和睦之心,引发仇恨之怨。所以有些事凿孔生百窍,植树生万叶,所凿不足以便利,然而所开足以败亡,所树不足以获利,然而所生的足以致涝。愚人被小利迷惑而忘记了大害。昌羊去除虱蚤,人们却不加阻止,因为他来的是穷困;狸捕获老鼠,不能从庭院中脱身,是因为捕的是鸡。所以有利于小利而害于大事,得到这里而失去那里。所以下棋的人有时吃了两个棋子而走投无路,有时给了一个车而能取胜。偷利不可以作为行事的标准,智术不可以作为法律的依据。

注释:

  1. 天设日月:天上设置日月,排列星辰,调节阴阳,布设四季。
  2. 万物有以相连:万物之间有着某种联系。
  3. 精祲有以相荡也:精气和祲气之间相互影响。
  4.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百姓没有廉耻之心,就难以治理。
  5. 孔子弟子七十:孔子的弟子有七十人。
  6. 养徒三千人:孔子教育了三千个学生。
  7. 言为文章:言语行为举止像文章。
  8. 行为仪表:行为举止符合礼仪标准。
  9. 教之所成也:教学的成果。
  10. 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孔子有七十个弟子,培养了三千名学生。
  11. 皆入孝出悌:都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12. 言为文章:言语行为举止像文章。
  13. 行为仪表:行为举止符合礼仪标准。
  14. 教之所成也:教学的成果。
  15. 孔子弟子七十:孔子有七十个弟子。
  16. 养徒三千人:培养了三千名学生。
  17. 皆入孝出悌:都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18. 言为文章:言语行为举止像文章。
  19. 行为仪表:行为举止符合礼仪标准。
  20. 教之所成也:教学的成果。
  21. 孔子弟子七十:孔子有七十个弟子。
  22. 养徒三千人:培养了三千名学生。
  23. 皆入孝出悌:都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24. 言为文章:言语行为举止像文章。
  25. 行为仪表:行为举止符合礼仪标准。
  26. 教之所成也:教学的成果。
  27. 孔子弟子七十:孔子有七十个弟子。
  28. 养徒三千人:培养了三千名学生。
  29. 皆入孝出悌:都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30. 言为文章:言语行为举止像文章。
  31. 行为仪表:行为举止符合礼仪标准。
  32. 教之所成也:教学的成果。
  33. 孔子弟子七十:孔子有七十个弟子。
  34. 养徒三千人:培养了三千名学生。
  35. 皆入孝出悌:都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36. 言为文章:言语行为举止像文章。
  37. 行为仪表:行为举止符合礼仪标准。
  38. 教之所成也:教学的成果。
  39. 孔子弟子七十:孔子有七十个弟子。
  40. 养徒三千人:培养了三千名学生。
  41. 皆入孝出悌:都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42. 言为文章:言语行为举止像文章。
  43. 行为仪表:行为举止符合礼仪标准。
  44. 教之所成也:教学的成果。
  45. 孔子弟子七十:孔子有七十个弟子。
  46. 养徒三千人:培养了三千名学生。
  47. 皆入孝出悌:都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48. 言为文章:言语行为举止像文章。
  49. 行为仪表:行为举止符合礼仪标准。
  50. 教之所成也:教学的成果。
  51. 孔子弟子七十:孔子有七十个弟子。
  52. 养徒三千人:培养了三千名学生。
  53. 皆入孝出悌:都能孝敬父母、尊敬崛起。
  54. 言为文章:言语行为举止像文章。
  55. 行为仪表:行为举止符合礼仪标准。
  56. 教之所成也:教学的成果。
  57. 孔子弟子七十:孔子有七十个弟子。
  58. 养徒三千人:培养了三千名学生。
  59. 皆入孝出悌:都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60. 言为文章:言语行为举止像文章。
  61. 行为仪表:行为举止符合礼仪标准。
  62. 教之所成也:教学的成果。
  63. 孔子弟子七十:孔子有七十个弟子。
  64. 养徒三千人:培养了三千名学生。
  65. 未完待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