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浙江上虞人,字玉汝,号鸿宝、园客。
工书画。
天启二年进士。
授翰林编修。
崇祯初,疏攻魏忠贤遗党,为东林辨诬。
进侍讲,复请毁《三朝要典》,遂焚其板。
又上制实、制虚各八策。
八年,累进国子祭酒,为温体仁所忌挤,落职。
十五年,起兵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明年,超拜户部尚书兼翰林学士。
虽勤于职事,而时势已去,亦无计可施。
李自成克北京,自杀。
谥文正,清谥文贞。
有《鸿宝应本》、《儿易内外仪》、《倪文贞集》。
生卒年:1593-1644
明浙江上虞人,字玉汝,号鸿宝、园客。
工书画。
天启二年进士。
授翰林编修。
崇祯初,疏攻魏忠贤遗党,为东林辨诬。
进侍讲,复请毁《三朝要典》,遂焚其板。
又上制实、制虚各八策。
八年,累进国子祭酒,为温体仁所忌挤,落职。
十五年,起兵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明年,超拜户部尚书兼翰林学士。
虽勤于职事,而时势已去,亦无计可施。
李自成克北京,自杀。
谥文正,清谥文贞。
有《鸿宝应本》、《儿易内外仪》、《倪文贞集》。
生卒年:1593-1644
【解析】 此诗为题画诗,作者在湘湖泛舟时,看到一幅画,即兴吟咏,抒发了观画有感之情。前四句为全诗的序语,点明题咏的画是一幅“鸬鹚梦”,后三句写画中人物、景物与作者自己的关系,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自己对画作的看法。 “叫破鸬鹚梦”:鸬鹚,一种水鸟,生活在湖泊、江河等处。这里用“叫破”形容鸬鹚梦中的叫声非常动听,使人听了如入梦境一般。“粗吟与细呼”:指画中的鸬鹚鸣叫不止,声音粗而长。“柔风扶病橹”
【诗句释义】 1. 到顶知山大,他家尽小巫:登上峰顶才知道山是多么高大,而其他的小山就显得矮小了。 2. 试看烟似篆,应予号为炉:试着看烟雾像篆刻一样排列,应该称它为“香炉”。 3. 摩诘室安否,稽康书有无:请问摩诘(即王维)的居室还好吗?稽康的书还有吗? 4. 此原入画格,着我即成图:这原来是绘画中的佳品,我一画就成为一幅好画了。 【译文】 登高远望,才发现山峦叠嶂,巍峨壮观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同汉逸康侯步出灵鹫寺踞石饮流萧然自远 - 关键词: 逸康侯、步出、灵鹫寺、踞石饮流 注释:逸康侯可能指的是某个隐士或高僧。“步出”表示他走出了寺庙,而“灵鹫寺”是一座有名的佛寺。在石上坐着饮流(指喝水),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 2. 只是无他供,家常石一支 - 关键词: 无他供、家常石、一支 注释:这里的“无他供”意味着没有额外的供奉或礼物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游飞来峰 其一: - 未写亦槁子,连天云一团。 - “未写”意味着尚未被书写或描述;“亦槁子”可能指的是一种质朴无华的状态。 - “连天云一团”描绘了一种浩瀚无边的天空景象,云朵如同一团连绵不断的布料。 2. 花情如石冷,鸟语逼人酸: - 花情如石冷,鸟语逼人酸。 - 这里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感受:花朵的美丽似乎带有寒意(花情如石冷)
山行即事 桥影如长练,肥蛙侮瘦驹。 十山则一水,东佛而西屠。 竹倩云为客,花囚蝶作俘。 风传糟气好,幸有杖头蚨。 注释: 1. 桥影如长练:桥的影子像一条长长的绸带,形容桥的倒影很长,好像一条绸带一样。 2. 肥蛙侮瘦驹:肥大的青蛙欺负瘦弱的马。 3. 十山则一水:十个山头只有一条水流。 4. 东佛而西屠:佛教在东部,而屠夫在西部。 5. 竹倩云为客:竹影好像云彩一样悠闲自在。 6. 花囚蝶作俘
【注释】 1. 《再至飞来寺送孟处士》: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诗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叹。 2. 飞来寺: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畔。 3. 成小别:即指与友人分别。小别:离别。 4. 悲叹:悲伤叹息。 5. 召鹤僧持节:意思是说,这位僧人因为能够召唤仙鹤而受到尊敬,他手持旌节(一种古代官用的手杖)。 6. 埋花蝶:意思是说
诗句解释 1 习说又三载 - 这里“习说”可能指的是长时间学习或研究,而“三载”是古代对三年的称呼,意味着已经学习了三年的时间。 2. 逢人胆过头 - “逢人”可能是指遇见别人或者在社交场合,“胆过头”则形容一个人过于自信或者勇敢到超出常规的程度。 3. 衙官班屈宋 - “衙官”通常指官府中的小吏,“屈宋”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屈原和司马相如的并称,这里可能是指官员们在朝廷中地位崇高
领取空蒙意,丛林五月寒。 注释:领取着那朦胧的意境,在茂密的丛林中感受到五月的寒冷。 译文:我领取着那朦胧的意境,在茂密的丛林中感受到了五月的寒冷。 雨如椎博浪,石可枕邯郸。 注释:(雨)就像椎山一样猛烈,(石头)可以当作邯郸那样柔软舒适。 译文:雨水如椎山般猛烈,石头如同邯郸那般柔软舒适。 渐觉身非肉,傥由山是丹。 注释:逐渐觉得身体已经不属于血肉之躯了,或许这是因为山中有仙丹。 译文
行路不期到,抛鞭任钝驴。 雨戾唾花面,云勤顾鹊庐。 诗材资大猎,湖长奉新除。 稍俟双眸阔,关门即著书。 【注释】: 1. 行路:行走。 2. 抛鞭:丢掉马鞭。 3. 钝驴:指老牛。 4. 雨戾:雨水打湿。 5. 云勤:云彩勤奋地工作。 6. 诗材:做诗的材料。 7. 大猎:打猎。 8. 湖长:湖的长官。 9. 新除:新任职务。 10. 双眸阔:眼睛开阔。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湖长时
诗句译文: 闻之刘梦得,只此外何奇。 青得山无奈,白为云可知。 亲僧因佛面,刻竹是花诗。 道破真名字,西来第几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鹫峰的景色和与僧人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诗中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人通过对佛教故事的引用和解释,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德祥是元明间的僧人,而非诗人。德祥,字麟洲,号止庵,是元朝时期的人物。他生活在元朝和明朝之间,具体时间跨越洪武初年至永乐中,期间住持了径山寺。 德祥的生平事迹主要集中在他的宗教活动上。作为一位僧人,他在元朝和明朝之间活跃于宗教界,特别是在径山寺担任住持。这一身份不仅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佛教文献,而且也可能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文人雅士,从而间接地影响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
周文,字绮生,嘉兴人也。 体貌闲雅,不事铅粉。 举止言论,俨如士人。 槜李缙绅好文墨者,每召绮生即席分韵,以为风流胜事。 ……新安王太古,词场老宿,见绮生诗,击节曰:“薛洪度、刘采春今再见矣!”李本宁流寓广陵,与陆无从、顾所建结淮南社,太古携绮生诗,诧诸公曰:“吾能致绮生入淮南以张吾军。 ”诸公大喜,相与买舟具装,各赋四绝句,以祖其行。 …… 生卒年:?-
明浙江上虞人,字玉汝,号鸿宝、园客。 工书画。 天启二年进士。 授翰林编修。 崇祯初,疏攻魏忠贤遗党,为东林辨诬。 进侍讲,复请毁《三朝要典》,遂焚其板。 又上制实、制虚各八策。 八年,累进国子祭酒,为温体仁所忌挤,落职。 十五年,起兵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明年,超拜户部尚书兼翰林学士。 虽勤于职事,而时势已去,亦无计可施。 李自成克北京,自杀。 谥文正,清谥文贞。 有《鸿宝应本》、《儿易内外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