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味苦寒)葶苈半升(熬,味苦寒)芒硝半升(味咸寒)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味苦,甘温)
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以下是对《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味苦寒)葶苈半升(熬,味苦寒)芒硝半升(味咸寒)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味苦,甘温)
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译文:
问曰:“病症有结胸,有脏结,它们的表现怎么样?”答曰:“胸脘部按之疼痛,寸部脉象浮,关部脉象沉,这就叫结胸。”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味苦寒)葶苈半升(熬,味苦寒)芒硝半升(味咸寒)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味苦,甘温)
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赏析:
本段主要讲述了结胸和脏结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结胸主要表现为心下硬痛,寸脉浮,关脉沉;而脏结则表现为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治疗结胸时,应先下后汗,以大陷胸丸为主方;而对于脏结,由于其症状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