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味咸寒)
右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钱匕眼,汤用五合,
白散方
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温)芭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平温)贝母三分(味辛苦平)
右件三味为末,内芭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水以潠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解析太阳病治疗策略与方剂应用
- 原文解读
- 太阳病基本症状
- 汗解与冷水潠之对比
- 文蛤散与白散方剂介绍
- 方剂详解
- 文蛤散组成与制备方法
- 白散方成分及服用建议
- 临床应用
- 结合具体病症选择方剂
- 方剂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评估
- 注意事项
- 服药剂量与禁忌
- 特殊体质患者用药调整
- 结语
- 总结太阳病治疗原则
- 强调方剂重要性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