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日卒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苦寒)黄连(苦寒)黄柏(苦寒)秦皮(苦寒)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四逆汤,攻表桂枝汤。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解析:
- 诗句: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
- 译文:如果出现了下利的症状,同时伴有脉象沉而迟、面色稍红、身体略感发热、大便稀薄等症状,那么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目眩、冒冷汗等现象,最终会恢复正常。
- 注释:这里的“下利”指的是腹泻或呕吐等症状。“脉沉而迟”表示脉搏的力度和频率都较低,可能是由于体内寒邪较重导致的。“其人面少赤”说明患者的脸色偏红,可能是因为体内的阳气被抑制。“身有微热”表示患者虽然感到寒冷,但身体内部仍有一些热量存在。“下利清谷者”指的是大便稀薄且没有固体物质排出的情况。“必郁冒”意味着患者可能会因为上述症状而感到头晕目眩。“汗出而解”表示患者在冒冷汗后会逐渐恢复。“病人必微厥”指的是患者可能会因为上述症状而出现短暂的昏迷状态。
-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一种病症的表现和治疗过程。通过描述患者的面色、体温、精神状态以及治疗方法,诗人向读者展示了这种病症的特点和治疗效果。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原则,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