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甘温)升麻一两一分(甘平)当归一两一分(辛温)知母(苦寒)黄芩(苦寒)萎蕤(甘平)各十八铢石膏(碎,绵裹,甘寒)白术(甘温)干姜(辛热)芍药(酸平)天门冬(去心,甘平)桂枝(辛热)茯苓(甘平)甘草(炙,甘平)各六铢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是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张仲景所著。该文献详细描述了各种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其中“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一句,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治疗经验。下面将对该文进行逐句释义:

  1. 原文: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2. 译文:如果病人体内有长期存在的寒冷症状,应该使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进行治疗。
  3. 注释:此句指出了在治疗厥阴病时,对于体内存在长期寒冷症状的患者,应选用具有温经散寒功效的方剂。

通过对《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中关键句子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