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愿闻五运之主时也何如?
鬼臾区曰:五气运行,各终期日,非独主时也。
帝曰:请闻其所谓也。
鬼臾区曰: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臣斯十世,此之谓也。
帝曰:善。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
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故其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知迎知随,气可与期。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三合为治。
帝曰:上下相召,奈何?
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诗句: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

译文:黄帝问道:“天空中存在五行,它们分别对应五种季节气候,即寒、暑、燥、湿、风。”

注释:黄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帝王形象,代表着权威和医学知识的传承。这句话表明黄帝对自然界的五行与四季变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御”在这里是指控制或支配。”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在五行学说中代表了宇宙间最基础的相互作用。”御五位”意味着这些元素相互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共同作用于自然界。

赏析:五行理论是中国哲学中的一种古老概念,它认为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而这些元素又通过各种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现象和效果。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自然界的变化,还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中。在《黄帝内经》的《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这一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应用,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及其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此段内容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医学思想如何将自然规律与社会伦理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通过对天地自然的观察与分析,指导人类的健康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