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请天师而问之曰: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之各主岁耳,首甲定运,余因论之。鬼臾区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不合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帝曰:愿闻其所始也。
岐伯曰:昭乎哉问也!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探索宇宙自然规律与人体健康之联系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医学经典,其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医理论的许多核心概念。其中,《素问·五运行大论》是该经典中的一部分,主要探讨了五行与自然界和人体健康的关联。通过分析《素问·五运行大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医者如何将自然哲学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及这些理念对现代医学的影响。
原文及翻译
原文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请天师而问之曰: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之各主岁耳,首甲定运,余因论之。鬼臾区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不合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帝曰:愿闻其所始也。
岐伯曰:昭乎哉问也!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翻译
黄帝在明堂里坐下,开始厘正天的纲纪,观察八方极地,考察建五常之理,向天师岐伯询问到:以前的医论曾经言道,天地的动静,是以自然界中变化莫测的物象为纲纪;阴阳的升降,寒暑可以明显看出它的征兆。我听先生讲解过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先生的论述,正好是五气主宰一年的变化。我因此对此进行讨论。鬼臾区说:“土主宰甲己,金主宰乙庚,水主宰丙辛,木主宰丁壬,火主宰戊癸。子午位上是少阴司天,丑未位上是太阴司天,寅申位上火少阳相火司天,卯酉位上火阳明燥金司天,辰戌位上火太阳寒水司天,巳亥位上火厥阴风木司天。”如果阴阳之间不能互相配合,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岐伯说:这是明白的道理。这是天地阴阳的道理。那些可以计算的数字就是人中的阴阳。然而它们相互配合,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至于阴阳,可以用十个数字推算出来,推演下去可以有一百个数字,用一千个数字可以推演到一万。天地阴阳不能用数字推算,而是用形象来表达的。
关键人物及事件解析
黄帝
黄帝作为古代华夏民族的伟大领袖,他的智慧和远见使他成为了医学和哲学的集大成者。《黄帝内经》一书记录了他对于自然界和人体健康的深刻理解及其对治疗技术的指导原则。
岐伯
岐伯作为黄帝的御医和医学理论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他对五行学说有深入的研究。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医学实践,更在于将这些古老的哲学理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提出了很多创新的观点。
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是《黄帝内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自然界中五行(木、火、土、金、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一理论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并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
结论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不仅是一部古老的医学经典,也是一部深奥的哲学著作。它通过详细的观察和理论分析,展示了自然界与人体健康之间深刻的联系。通过对《五运行大论》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的医学理论,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用以指导现代人的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