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臾区曰:昭乎哉问!明乎哉道!如鼓之应桴,响之应声也。臣闻之,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帝曰: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
鬼臾区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帝曰:光乎哉道!明乎哉论!请著之玉版,藏之金匮,署曰《天元纪》。
鬼臾区说:“您问的问题真是高明啊!对道理了解得如此透彻。就像敲击鼓,鼓声就会应和鼓声一样,臣听到过,甲己年,是土运的年份;乙庚年,是金运的年份;丙辛年,是水运的年份;丁壬年,是木运的年份;戊癸年,是火运的年份。
黄帝问:那么三阴三阳如何相合呢?
鬼臾区回答说:“子午之年,上见少阴;丑未之年,上见太阴;寅申之年,上见少阳;卯酉之年,上见阳明;辰戌之年,上见太阳;巳亥之年,上见厥阴。少阴是指标,厥阴是指终。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这就是本,也就是所谓的六元。”
黄帝说:你讲的道理真是光明啊!论述得如此精辟啊!请把它写在玉版上,藏在金匮里,署名为《天元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