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夫子之言岁候,其太过不及而上应五星。今夫德化政令,灾眚变易,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动,其亦为之变乎?
岐伯曰: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也。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其不应焉。故曰:“应常不应卒。”此之谓也。
帝曰:其应奈何?
岐伯曰:各从其气化也。
帝曰:其行之徐疾逆顺何如?
岐伯曰: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谓省下。以道而去,去而速来,曲而过之,是谓省遗过也。久留而环,或离或附,是谓议灾与其德也。应近则小,应远则大。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也;小常之一,其化减;小常之二,是谓临视,省下之过与其德也。德者福之,过者伐之,是以象之见也,高而远则小,下而近则大,故大则喜怒迩,小则祸福远。岁运太过,则运星北越,运气相得,则各行其道。故岁运太过,畏星失色而兼其母,不及则色兼其所不胜。肖者瞿瞿,莫知其妙。闵闵之当,孰者为良。妄行无征,示畏侯王。
黄帝问:你刚才说,一年中气候的变化与五星运行有关,但德政和法令的施行、灾害和变异的发生,都是非常规现象的突变,突然就发生了。这是否也属于气的变化呢?
岐伯答:是的,这些都属于正常气机的变化。由于天地间的阴阳五行之气交感而产生变化,因此没有无缘无故的波动,也没有不起作用的情况。那些突然发生的现象,都是气的变化所致。所以,我们说“应常不应卒”,这就是它的含义。
黄帝问:那么,这种现象出现时该如何应对呢?
岐伯答:应该根据不同的气化来进行应对。
黄帝问:它的运行速度是快还是慢?方向是顺还是逆?
岐伯答:如果气行过久,就会逆守于内,导致疾病发生,这是所谓“省下”;如果气行太过,就会迅速离去并回来,这是所谓的“省遗过”。如果气留久不散,则会发生循环往复;或者离开某处,却附在另一处,这是“议灾与其德”的意思。气应近则病轻,气应远则病重。若气芒而大,则为常气的十分之一,气化的程度很大;若气芒而大为二分之一,则灾害就会出现。气小而常的一分,其变化就减轻;气小而常的二分之一,则是“临视”,即观察病情轻重。如果疾病轻,就是气的好处,如果疾病重,就是气的危害,因此我们可以用气的变化来推测疾病的吉凶。如果气高而远,病就轻;如果气低而近,病就重。所以说,气盛时,人的情绪就高兴;气衰时,人的情绪就悲伤。
岐伯进一步解释说,如果岁运太过,则运星会向北越过,如果运气相得,就会各行其道。所以,在岁运太过的时候,人们应该害怕,因为这时的星象失去了原有的颜色而兼有它所不胜的星象的颜色,不及时,星象的颜色会兼有它所不胜的星象的颜色。这些都是气的变化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