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庚申岁:上少阳相火,中太商金运,下厥阴木。火化七,清化九,风化三,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辛温,辛凉,药食宜也。
辛卯、辛酉岁:上阳明金,中少羽水运,下少阴火,雨化风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一宫。清化九,寒化一,热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温,中苦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壬辰、壬戌岁:上太阳水,中太角木运,下太阴土。寒化六,风化八,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温,中酸温,下甘温,药食宜也。
癸巳(同岁会)、癸亥(岁同岁会):上厥阴木,中少徵火运,下少阳相火,寒化雨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九宫。风化八,火化二,正化度也。其化上辛凉,中咸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凡此定期之纪,胜复正化,皆有常数,不可不察。故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诗句解析:

  • 庚寅、庚申岁
    “庚寅、庚申岁” 指的是木运(庚金)和火运(丙火)的年份。在五行中,庚为阳金,而火则为相火。因此,“上少阳相火”意味着木运中的火气旺盛,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其化上咸寒,中辛温,辛凉,药食宜也
    “其化上咸寒,中辛温,辛凉” 描述了这些年份中五行的相生相克情况。上少阳相火对应的是木运,木能生火,因此“上咸寒”表示木能克制火;木又能生土,土能克水,所以又有“中辛温”表示辛能生暖,即温暖之意;最后,木能生风,风有寒冷之意,因此有“辛凉”表示风具有清凉的属性。这些变化对药物和食物的选择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辛卯、辛酉岁
    “辛卯、辛酉岁” 与前一年相同,也是木运和水运,但水运中的水能克火,因此“下少阴火”可能暗示着夏季的炎热。

  • 壬辰、壬戌岁
    “壬辰、壬戌岁” 是太阳水运,水能生木,所以木运中有“上苦温”,表示苦味能助于温暖。

  • 癸巳(同岁会)、癸亥(岁同岁会)
    “癸巳(同岁会)、癸亥(岁同岁会)” 指的是厥阴木运和少徵火运,木运能生火,因此火运中也有“下甘温”。

  • 凡此定期之纪,胜复正化,皆有常数,不可不察
    此句强调了对于周期性变化的观察和理解的重要性,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特征,必须通过细致的观察来理解和适应。

译文:

庚寅年、庚申年:木运(庚金),金运在上,火运在下,木能生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此时,五行的变化表现为火化、清化为七,风化为三,这是正常的变化。药食方面适宜食用咸寒的食物。

辛卯年、辛酉年:木运和水运,水运在上,火运在下,火能克水,这可能预示着夏天的炎热。灾变发生在九宫。药食方面适宜食用辛凉的食物。

壬辰年、壬戌年:太阳水运,水运在上,木运在下,水能生木,这可能预示着秋天的凉爽。药食方面适宜食用辛温的食物。

癸巳年、癸亥年:厥阴木运和少徵火运,木运在上,火运在下,木能生火,这可能预示着冬天的寒冷。药食方面适宜食用苦温的食物。

这些规律是固定的,不可忽视。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赏析:

这段内容描述的是古代中国天干地支周期律中的一种现象,即按照特定的天干地支配对的时间,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如何影响自然界的变化。这种理论在中医、农业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应用,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深刻的观察与理解。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是如何将天文历法与人体健康、农作物栽培等实际生活相结合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