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六位之气,盈虚何如?
岐伯曰:太少异也。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
帝曰:天地之气盈虚如何?
岐伯曰: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天气从之,运居其中而常先也。恶所不胜,归所同和,随运归从而生其病也。故上胜则天气降而下,下胜则地气迁而上。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则位易气交,易则大变生而病作矣。《大要》曰:“甚纪五分,微纪七分,其差可见。”此之谓也。
帝曰:善。论言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余欲不远寒,不远热,奈何?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帝曰:不发不攻,而犯寒犯热何如?
岐伯曰:寒热内贼,其病益甚。
帝曰:愿闻无病者何如?
岐伯曰:无者生之,有者甚之。
帝曰:生者何如?
岐伯曰: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寒至则坚否、腹满、痛急、下利之病生矣。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瞤、瘛、肿胀、呕、鼽、衂、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闭之病生矣。
帝曰:六位之气,盈虚何如?
岐伯曰:太少不同。太气平和,但稍显不足;少气则突然而盛。
帝曰:天地之气如何?
岐伯说:天气不足时,地气随之减少;地气不足时,天气也相应减弱,二者相互影响,并常居于中间位置,先行于其他元素。如果所不及的元素过于强盛,就会归附于同气之中,随其运行而发生疾病。因此,在上为阳,则易使天气下降;在下为阴,则易使地气上升。若变化多端,则可察知其程度的轻重,轻微者小有差别,严重者大相悬殊,甚至会改变其正常位置和交感关系,如此则会导致重大变化而引起疾病的产生。《大要》中说:“太过与不及都各有五分,不及则只有七分,差异可以明显观察。”这就是所说的“甚纪”和“微纪”。
帝曰:善。论言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余欲不远寒,不远热,奈何?
岐伯曰:您问得太详尽了!对于发表(指治疗外感),应避免使用温热的药物;对于攻里,则应避免使用寒凉的药物。
帝曰:不发不攻,而犯寒犯热如何?
岐伯说:内伤是因寒热邪气的侵害而加重的。
帝曰:愿闻无病者如何?
岐伯说:无病者应保养元气,使之生生不息;有病者应适当治疗,以使其病情得到控制和治愈。
帝曰:生者又如何?
岐伯说:没有生病的人,应保持身体健康,不致疾病发生;有病的人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治疗。如不及时治疗,则会使病情加重。
帝曰:生者何如?
岐伯说:没有生病的人,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发病。
帝曰:何谓?
岐伯说:无外邪侵犯,则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生理机能处于正常的协调状态,自然不易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