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五运之至,有前后与升降往来,有所承抑之,可得闻刺法乎?
岐伯曰:当取其化源也。是故太过取之,不及资之。太过取之,次抑其郁,取其运之化源,令折郁气,不及扶资,以扶运气,以避虚邪也。资取之法,令出《密语》。
黄帝问曰:升降之刺,以知其要。愿闻司天未得迁正,使司化之失其常政,即万化之或其皆妄。然与民为病,可得先除。欲济群生,愿闻其说。
岐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问!言其至理。圣念慈悯,欲济群生,臣乃尽陈斯道,可申洞微。太阳复布,即厥阴不迁正,不迁正气塞于上,当泻足厥阴之所流。厥阴复布,少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塞于上,当刺心包络脉之所流。少阴复布,太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留于上,当刺足太阴之所流。太阴复布,少阳不迁正,不迁正则气塞未通,当刺手少阳之所流。少阳复布,则阳明不迁正,不迁正则气未通上,当刺手太阴之所流。阳明复布,太阳不迁正,不迁正则复塞其气,当刺足少阴之所流。
诗句:
- 帝曰:五运之至,有前后与升降往来,有所承抑之,可得闻刺法乎?
- 岐伯曰:当取其化源也。是故太过取之,不及资之。
- 太过取之,次抑其郁,取其运之化源,令折郁气,不及扶资,以扶运气,以避虚邪也。
- 资取之法,令出《密语》。
- 黄帝问曰:升降之刺,以知其要。愿闻司天未得迁正,使司化之失其常政,即万化之或其皆妄。然与民为病,可得先除。欲济群生,愿闻其说。
- 岐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问!言其至理。圣念慈悯,欲济群生,臣乃尽陈斯道,可申洞微。
- 太阳复布,即厥阴不迁正,不迁正气塞于上,当泻足厥阴之所流。
- 厥阴复布,少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塞于上,当刺心包络脉之所流。
- 少阴复布,太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留于上,当刺足太阴之所流。
- 太阴复布,少阳不迁正,不迁正则气塞未通,当刺手少阳之所流。
- 少阳复布,则阳明不迁正,不迁正则气未通上,当刺手太阴之所流。
- 阳明复布,太阳不迁正,不迁正则复塞其气,当刺足少阴之所流。
译文:
黄帝问:五运的运行,有前有后和升降往来的变化,有时受到制约,有时得到支持,可以听到刺法吗?
岐伯说:应该取其生化之源。因此太过时取其治疗,不及时给予支持。太过时取其治疗,其次抑制其郁结,取其运化的源头,使其疏通郁结之气,不及时给予支持,以扶持运气,以避免虚邪侵袭。支持的方法,令其出自《密语》。
黄帝问:升降的刺法,以了解其关键。希望听到司天的变动没有迁移到正常位置,导致司化失去正常的政治地位,那么万物的变化都可能是妄作。然而与民众的疾病有关,可以先除去。希望帮助众生,希望听到其中的道理。
岐伯叩头两次拜谢说:完全明白了您的提问!这是至理名言。圣明的君主仁慈地关心百姓,想要救助众生,我于是详细陈述这些道理,可以进一步阐明微妙之处。太阳再次运行,就是厥阴不能迁移到正常位置,不迁移正气堵塞在上部,应当泻足厥阴经的流注。厥阴再次运行,少阴不能迁移到正常位置,不迁移正气堵塞在上部,应当针刺心包络脉的流注。少阴再次运行,太阴不能迁移到正常位置,不迁移正气堵塞在上部,应当针刺足太阴经的流注。太阴再次运行,少阳不能迁移到正常位置,不迁移正气堵塞在上部,应当针刺手少阳经的流注。少阳再次运行,阳明不能迁移到正常位置,不迁移正气堵塞在上部,应当针刺手太阴经的流注。阳明再次运行,太阳不能迁移到正常位置,不迁移正气堵塞在上部,应当针刺足少阴经的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