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苦寒。
主头秃疥搔,除热,女子阴蚀(《御览》此四字作无字)。一名东方宿,一名连虫陆,一名鬼目。生川泽。
《名医》曰:名蓄,生陈留。
案《说文》云:董草也,读若厘,藋,厘草也,芨堇草也。《广雅》云:荲,羊蹄也。《毛诗》云:言采其蓫。《笺》云:蓫,牛蘈也。陆德明云:本又作蓄。陆玑云:今人谓之羊蹄。陶宏景云:今人呼秃菜,即是蓄音之。诗云:言,采其蓄,案陆英,疑即此草之花,此草一名连虫陆,又陆英,即蒴藋,一名荲也,亦苦寒。
【赏析】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它记载了药物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和主治等。在《神农本草经》的草部中,羊蹄被列为下品,其味苦寒,可以治疗头秃、疥搔、除热,以及女子阴蚀(无字)。此外,《名医》一书也提到了这个药材,称为蓄,生陈留。根据《说文》的解释,羊蹄是一种董草,读作厘,藋,即厘草;又读作芨堇草。《广雅》则称羊蹄为荲,是毛诗中的牛蘈。陆德明认为“本又作蓄”,陆玑将其称为今人谓之羊蹄,陶宏景则指出“今人呼秃菜,即是蓄音之”。诗中提到“言采其蓄”,案陆英,疑即此草之花,这是对羊蹄药用价值的进一步阐述。
这首诗通过简要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羊蹄的基本信息及其药用价值。同时,通过对羊蹄的描绘,也展现了古代人们对植物的认知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