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辛温。
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温疟。恶毒,诸痹。生川谷。
《吴普》曰:羊踯躅花,神农雷公辛有毒,生淮南,治贼风恶毒诸邪气(《御览》)。
《名医》曰:一名玉支,生太行山,及淮南山,三月采花,阴干。
案《广雅》云:羊踯躅,英光也。古今注云:羊踯躅花,黄羊食之,则死,羊见之则踯躅分散,故名羊踯躅。陶宏景云:花苗似鹿葱。

【诗句】

味辛温。

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温疟。恶毒,诸痹。生川谷。

【译文】
羊踯躅的味道是辛温的。它的主要功效是能够治疗那些潜伏在皮肤中的邪气所引起的疼痛、温热病和疟疾等症状;它也能够治疗恶毒的病症和各种风湿性疾病。这种草药生长在川谷之中。

【注解】

  • 味辛温:指的是羊踯躅的味道是辛辣的,而且性温热。
  • 主:表示主要功效或作用。
  • 贼风:指邪气侵袭身体所造成的风邪疾病。
  • 淫淫痛:形容疼痛的程度很严重,连绵不断。
  • 温疟:是指温热性质的疟疾。
  • 恶毒:指的是毒邪严重。
  • 诸痹:多种风湿性疾病,这里泛指所有的风湿性疾病。
  • 生川谷:生长在川谷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羊踯躅的功效和主治的疾病,以及其生长环境和特性。通过对它的描述,可以了解到这是一种具有强烈药用价值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和其他一些由邪气引起的疾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其生长环境的描述,展示了羊踯躅的独特之处,使其更加引人注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