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辛温。
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聚,坚积,留饮,淡癖,大腹水张,荡练五藏六府,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内,除鬼毒蛊注邪物(《御览》作鬼毒邪注),杀虫鱼,一名巴叔(旧作椒,《御览》作菽),生川谷。
《吴普》曰:巴豆,一名巴菽,神农岐伯桐君辛有毒,黄帝甘有毒,李氏主温热寒,叶如大豆,八月采(《御览》)。
《名医》曰:生巴郡,八月采,阴干,用之,去心皮。
案《广雅》云:巴菽,巴豆也。《列仙传》云:元俗饵巴豆。《淮南子》说林训云:鱼食巴菽而死,人食之而肥。
巴豆(大辛温,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聚)
味辛温。
主伤寒,温疟,寒热。
破症瘕结聚。
坚积,留饮,淡癖。
大腹水张。
荡练五藏六府,开通闭塞。
利水谷道。
去恶内,除鬼毒蛊注邪物。
杀虫鱼。
一名巴菽。
神农岐伯桐君辛有毒,黄帝甘有毒。
李氏主温热寒。
叶如大豆。
八月采。
生川谷。
《吴普》曰:巴豆,一名巴菽,神农岐伯桐君辛有毒,黄帝甘有毒。
《名医》曰:生巴郡,八月采,阴干,用之,去心皮。
赏析
巴豆是一种具有显著功效的中药,主要用于治疗伤寒、温疟、寒热等症状,以及破症瘕结聚、坚积、留饮、淡癖、大腹水等症状。此外,巴豆还可以荡练五藏六府、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除恶气和内病,以及除鬼毒蛊注邪物。
巴豆在中医中被视为一味非常有效的药物,其辛温的性质使其能够穿透身体,直接作用于病灶。它不仅能有效消除体内的寒热症状,还具有破血化瘀的效果,对于一些顽固的病症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巴豆还能通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对于一些因气血不畅导致的疾病也有不错的疗效。
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使用时需要根据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在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在使用巴豆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这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