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苦辛、寒。
热瘰疬,鼠瘘,头创,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一名夕句,一名乃东。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燕面,生蜀郡,四月采。
下面是对《神农本草经》中“夏枯草”的详细解析:
味苦辛、寒:夏枯草味苦而辛,性寒。其药性决定了它主要适用于治疗热性疾病和肿胀症状。
主治疾病:除了热瘰疬、鼠瘘、头创、破症、散瘿、结气、脚肿等症状,夏枯草还具有轻身的效果,可以用于治疗因湿痹引起的不适感。
别名解释:夏枯草也被称为夕句和乃东,这些别名可能与它的生长地或特定功效有关。
采集时间:夏枯草生长于川谷之中,四月时是采集的最佳时期,此时药物最为成熟。
文献出处:《神农本草经》是古代著名的中医药典,记载了多种草药的性质、功效和应用。夏枯草作为下品中的一员,其药用价值得到了古人的认可。
现代应用:在现代中医临床实践中,夏枯草也被用于治疗各种由内热引起的病症,如皮肤问题等。
夏枯草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药,其独特的味道和性质使其成为了治疗多种病症的良药。通过深入理解夏枯草的药理作用和历史背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来维护和促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