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咸寒。
主五癃,破石淋,堕胎,内解结气,利水道,除热。一名沙虱。生池泽。
《吴普》曰:石蚕亦名沙虱,神农雷公酸无毒,生汉中,治五淋,破随内结气,利水道,除热(《御览》)。
《名医》曰:生江汉。
案《广雅》云:沙虱,也。淮南万毕术云:沙虱,一名蓬活,一名地脾。
《御览》虫豸部引李当之云:类虫,形如老蚕,生附石。广志云:皆虱,虱色赤,大过虮,在水中,入人皮中,杀人,与李似不同。

【译文】

味道咸而寒。

主治五种尿不通,能排石淋,堕胎,内解结气,通利水道,除热。又名叫沙虱。生于池泽。

《吴普》说:石蚕又名沙虱,神农、雷公认为它是无毒的,生长在汉中,治疗五淋病,破随内结气,通利水道,除去热毒。

《名医》说:生在江汉。

案:《广雅》说:沙虱是也,淮南万毕术云:沙虱,一名蓬活,一名地脾。

《御览》虫豸部引李当之说:它的形状像虫,形如老蚕,生长附在石头上,广泛志说:都是虱子,虱子的颜色赤,比虮子大,在水中,进入人的皮里,能杀人,与李当之的说法不同。

赏析:

本条论述了石蚕的功效,为治病方药提供药物来源。

《神农本草经》将石蚕归于虫鱼部下品虫类之下,说明它在药用上的地位并不高。但是石蚕性味咸寒,可以治疗“五癃”,即五种尿液不通;还能排石淋,即排除尿路中的石质结石;还有堕胎的作用,即能堕胎;内解结气,即能够消除胸膈上的痰浊积滞,通利水谷之气;利水道,即有利水渗湿、排尿的作用,除热,即能够清热解毒。

石蚕还具有毒性,《吴普》说“酸无毒”,《名医》说“治五淋”,都说明了这一点。不过,这些毒性并没有影响到石蚕在临床上的应用。《名医》又说“生江汉”,表明石蚕的产地。

最后引用了《吴普》《御览》《广雅》《淮南万毕术》等文献中对石蚕的记载。

石蚕是一种功效较为全面的中药材,既可以治疗一些常见病证,也可以作为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药物,其临床运用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