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河水,赴宗于海。
经自中州,龙图所在。
昔周诸侯,会于孟津。
鱼入王舟,乃往克殷。
大汉承绪,怀附遐邻。
邦事来济,各贡厥珍。
《河铭》
洋洋河水,赴宗于海。
经自中州,龙图所在。
昔周诸侯,会于孟津。
鱼入王舟,乃往克殷。
大汉承绪,怀附遐邻。
邦事来济,各贡厥珍。
注释:
洋洋河水:指黄河水浩瀚无垠、波澜壮阔。
赴宗:归向或尊崇。
中州:中原地区,古代对华夏文明中心的称呼。
龙图:比喻帝王的图谋或计划。
周诸侯:指的是周朝的诸侯国和附属国。孟津:地名,位于河南省孟州市,是周武王灭商时会师之地。
鱼入王舟:形容鱼儿进入君王的舟船,象征臣子归顺君王。
克殷:战胜夏王朝。
大汉:汉朝,指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朝代。
怀附:心怀归附。
遐邻:远方的国家或部落。
邦事:国家大事,指国家治理。
济:通“集”,聚集,引申为贡献。
厥:代词,其、他的,这里指“我”的一方。珍:珍贵的物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黄河的伟大与辉煌,以及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第一句“洋洋河水,赴宗于海。”描绘了黄河浩渺的水面和流向海洋的景象,象征着黄河的源远流长和广阔无垠。第二句“经自中州,龙图所在。”则是对黄河中游地区的描述,暗示着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战略价值。第三句“昔周诸侯,会于孟津。”回顾了周朝诸侯国在孟津会师的历史事件,体现了黄河在古代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句“鱼入王舟,乃往克殷。”则通过鱼儿进入王舟的画面,形象地描述了周武王战胜商纣王的历史情景。第五句“大汉承绪,怀附遐邻。”赞扬了汉朝的强大和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国家的团结和友好关系。第六句“邦事来济,各贡厥珍。”强调了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贡献,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繁荣和多元文化的交流。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但内涵深远,既展现了黄河的壮丽景观,也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