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出熊耳,东流会集。
夏禹导疏,经于洛邑。
元龟赤字,汉符是立。
帝都通路,建国南乡。
万乘终济,造舟为梁。
三都五州,贡篚万方。
广视远听,审任贤良。
元首昭明,庶物是康。

洛水铭

洛出熊耳,东流会集。

夏禹导疏,经于洛邑。

元龟赤字,汉符是立。

帝都通道,建国南乡。

万乘终济,造舟为梁。

三都五州,贡篚万方。

广视远听,审任贤良。

元首昭明,庶物是康。

注释:

  • 洛出熊耳:指洛阳地区有熊耳山,熊耳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
  • 东流会集:指洛河向东流入大海,水流汇聚在一起。
  • 夏禹导疏:指古代的夏禹疏导了黄河,使其变得顺畅。
  • 经于洛邑:指的是洛河经过洛阳这个地方。
  • 元龟赤字:是指古代用乌龟壳占卜,占卜结果有赤字。
  • 汉符是立:是指在汉朝时期,根据龟卜的结果确定了很多政策和制度。
  • 帝都通路:指天子的都城道路畅通无阻。
  • 建国南乡:指建立国家的南方方向。
  • 万乘终济:是指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最终得以安定。
  • 造舟为梁:建造船只作为桥梁。
  • 三都五州:指洛阳、长安、东都(今天的郑州)三个都城,以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四川五个州。
  • 贡篚万方:是指全国各地向国家进贡的物品非常丰富。
  • 广视远听:是指广泛听取意见,观察事物的远近关系。
  • 审任贤良:是指谨慎选择贤能之士担任重要职务。
  • 元首昭明:是指国家的领导者英明。
  • 庶物是康:是指万物都能够安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洛阳的诗歌,通过对洛阳地理位置的描述,表达了对洛阳历史地位和文化传统的尊重。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洛阳周边的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展现了洛阳作为国家中心的历史重要性。此外,诗人还强调了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对洛阳这个历史名城的赞美和肯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洛阳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