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注】后出师表: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向刘备陈述自己伐魏的决心。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赏析】

这是一篇著名的“表”,也是一篇有名的“辞”。它写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表现了诸葛亮忠于蜀汉,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高尚品质和崇高气节。诸葛亮的这封表文语言朴实,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忧国忧民之情;感情恳切,充分表达了他忠心报国的决心。

【注】先帝:指刘备。败军于楚:指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操:曹操。拊(fǔ)手:击掌称快。当此时:在这个时候。曹:曹操。东连吴、越:指公元217年,刘备联合孙权共同攻打曹操。西取巴、蜀:指公元218年,刘备从成都进军攻取益州。举兵北征:指刘备率大军北伐曹操。夏侯授首:曹操被部将许褚杀死。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指曹操因骄傲轻敌而失败,导致蜀汉事业成功。吴更违盟:指三国时期孙权与蜀汉联合抗曹,共拒曹操。关羽毁败:指公元219年,刘备进攻东吴,被吕蒙火烧连营,大败而回。秭归蹉跌:指关羽败亡时,刘备的将领黄权投降东吴。曹丕称帝:指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魏,建立魏国。凡事如是,难可逆见:指事情发展变化,难以预知。臣:我。鞠躬尽瘁:恭敬谨慎地工作到死为止。尽瘁:竭尽自己的力量,尽力而为。死而后已:死了才能停止。至:到。成败利钝:比喻事物发展的成败、得失、顺利或困难等。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不是我所能看到的事。逆:逆料,预料不到。

【译文】

事情难以平息是因为世事的变化莫测。过去先帝在赤壁一战中打败了曹操,正当这个时候,曹操拍着手掌高兴地说天下已经平定,然后先帝向东连接吴国、越国,向西攻占巴国和蜀国,发兵北伐中原,夏侯渊被斩杀,这就是曹操失去良机的开始,却使汉朝的事业成功了。然而这时吴国背叛了盟约,关羽被消灭,秭归遭到挫败,曹丕称帝,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难以预料。臣下我恭敬谨慎地工作到死才能停止,至于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顺利或困难等,不是我所能看到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