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七哀诗》是曹植在《昭明文选》中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人的怀念之情。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

  • 明月照高楼: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高楼,象征着清冷和孤独。
  • 流光正徘徊:流逝的时光在徘徊,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流逝的忧伤。
  • 上有愁思妇:楼上有位愁苦思念的妇人,她的忧愁如同连绵不断的丝线。
  • 悲叹有馀哀:她悲伤叹息的声音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展现了深沉的情感。
  • 借问叹者谁:我询问那叹息的是谁,回答说是荡子的妻子。
  • 言是宕子妻:她自称是荡子的妻子,这里的“宕子”是指离乡外游,久而不归之人。
  • 君行逾十年:你的离开已经超过了十年,这十年里她独自一人。
  • 孤妾常独栖:作为你的妻子,她总是孤独地居住。
  • 君若清路尘:你就像路上的尘土一样,难以捉摸且不持久。
  • 妾若浊水泥:而我就像混浊的水泥,无法与你融合。
  • 浮沉各异势:我们的命运像是浮沉不定的水波,没有统一的走向。
  • 会合何时谐:我们的相遇何时才能和谐?这是一种对重逢的渴望和不确定性的表达。
  • 愿为西南风:我愿意成为西南方的风,永远跟随你。
  • 长逝入君怀:希望永远陪伴在你的怀抱之中,不愿分离。
  • 君怀良不开:但你的心门却始终紧闭,不愿接受我的爱意。
  • 贱妾当何依:作为卑微的女子,我该如何依靠呢?这是对未来无望的自问。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思妇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被排斥的不满和无奈。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思妇的孤独和哀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不舍。此外,诗中的“七哀”也是一个乐府旧题,它起源于汉代,是一种抒发哀情的诗歌形式。曹植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那个时代文人的政治生活和情感体验。

《七哀诗》是一首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的抒情诗。曹植运用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社会政治的层面,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对明月、流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构建了一个充满忧伤与期待的世界,让读者在欣赏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苦闷与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