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禹不偪伯成子高,全其节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偪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足下见直木必不可以为轮,曲者不可以为桷,盖不欲以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此足下度内耳。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吾顷学养生之术,方外荣华,去滋味,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纵无九患,尚不顾足下所好者,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私意自试,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悽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足下若嬲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此最近之,可得言耳。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馀年,此真所乏耳,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若趣欲共登王涂,期于相致,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其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
这首诗出自《陶渊明集·归去来辞》,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薄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下是逐句解释:
夫人之相知,贵在识其天性,因而济之。
译文: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能够理解对方的本性,从而帮助对方发展。
注释:了解(认识)某人的本性,然后通过理解和帮助,使得这个人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节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
译文:大禹不逼迫伯成子高的高尚节操,孔子不借伞给子夏,以免他的短处暴露;诸葛亮没有强迫张飞入蜀,华子鱼没有强逼李幼安成为官员。
注释:这些历史人物的行为表明了他们尊重他人的个性和选择,不强迫或干涉他人的决定。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
译文:这样的人可以说是真正了解并懂得如何与人相处的人。
注释:这种人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能够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足下见直木必不可以为轮,曲者不可以为桷,盖不欲以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
译文:你看,直的东西不可能用来做车轮,弯曲的东西不适合用来做椽子,因为这样会浪费它的天然特性,让它得到它应该得到的位置。
注释:这句话比喻了人的才能和个性,不应该被错误地利用或压制,而应该让它们发挥最大的作用。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此足下度内耳。
译文:因此,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都会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乐事,只有那些通达世事、明智的人能够理解并尊重这一点。
注释:这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标和理想,而这些目标和理想是值得尊重和追求的。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
译文:我不羡慕华丽的章甫帽子,也不强迫越族人用华丽的文冕来装扮自己;我喜欢的是臭腐的食物,而不是那些腐烂的肉食。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奢华生活的不屑一顾。我顷学养生之术,方外荣华,去滋味,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
译文:我最近学习了一些养生之道,远离世间的荣华富贵,摒弃过多的物质追求,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以无为为最高境界。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已经转向精神层面,更加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平衡。纵无九患,尚不顾足下所好者,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私意自试,不能堪其所不乐。
译文:即使没有其他九种忧虑,我还是不愿意去做你喜好的事情;而且我内心也有郁闷的疾病,现在病情更加严重了,私下里试着尝试一下新的生活方式,但实在难以适应你所不喜欢的生活方式。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喜好和欲望的担忧,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新生活方式的尝试和不适应。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译文:现在我只希望能够生活在简陋的小巷里,好好地教育我的子孙后代,时不时地与亲朋好友聚一聚,畅谈人生经历,喝上一杯浊酒,弹奏一曲琴音,这是我最后的心愿。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家庭责任的重视。足下若嬲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此最近之,可得言耳。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馀年,此真所乏耳,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若趣欲共登王涂,期于相致,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其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
译文:如果你一直逼迫我做事,那么我只能继续努力做好工作,以此来报答你的期待;你也知道你过去的了解都是基于你的偏见和误解,你自己也意识到了你的错误。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压力和困境的态度,他不愿意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