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
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
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
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
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馀。
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
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
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
不见昔轩辕,升龙出鼎湖。
徘徊九天下,与尔长相须。
仙人篇
诗人以“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开篇,描绘了一位仙人在泰山之隅与博奕的场面。这里,“六箸”指的是围棋中的六子,而“对博”则指下棋,暗示着仙人与凡人之间的交流或对比。
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湘娥”即传说中的湘水女神,此处指代湘江之畔的女子;“秦女”则可能指的是秦国的女子,这里泛指北方的美女。“拊琴瑟”和“吹笙竽”都是古代乐器的名称,分别代表了音乐艺术的演奏。
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这里的“玉樽”是盛酒的器皿,“桂酒”则是桂花酿制的美酒;“河伯”指的是黄河之神,他献上了神奇的神鱼。这些细节描绘了仙人享受美食和美酒的场景。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四海”指的是天下,而“九州”则是指中国的九个州。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世界的担忧和不安,认为世界局势混乱,国家难以安定。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韩终”和“王乔”可能是历史上的人物,他们被仙人邀请到天界。这里的“天衢”指天界的通道或道路,暗示着仙人希望诗人能够进入天界。
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万里”指的是遥远的距离,而“不足步”则表示距离遥远,无法到达。“轻举”意味着轻松地跳跃,“凌太虚”则表示超越虚空。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飞腾”指的是快速飞翔或升腾,“逾景云”则表示超越云层。“高风”指的是强劲的风,“吹我躯”则表示强风拂过诗人的身体。这里诗人描绘了自己超脱尘世的飘逸形象。
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回驾”指的是归来的车驾,“观紫微”则表示观看紫微垣,即紫微星所在的星座。“合灵符”则可能是指与神明相会或得到神灵的帮助。这里的关键词“帝”可能指的是皇帝或天神,诗人通过与神灵相会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或信仰。
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馀:“阊阖”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门,“嵯峨”则形容其高大、壮丽。“双阙”是皇宫中的两座门楼,这里用来形容皇宫的宏伟。“万丈余”则表示非常高大,这里强调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玉树”指的是玉树临风,形容人才出众或才华横溢的样子。“扶道生”则表示扶持着道路生长,寓意着诗人才能出众。“白虎”在古代神话中代表西方的神祇,这里可能指的是守护着道路的神灵。“夹门枢”则表示左右两侧都有神祇守护,强调了道路的重要性和安全。
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驱风”指的是驾驭着风的力量,“游四海”则表示周游四海,无所畏惧。“王母庐”是西王母的住所,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畅游四海时的豪迈气概。
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俯观”指的是俯瞰,“五岳”是中国古代的五大名山,这里用来象征人生的艰难险阻。“寄居”则表示暂时居住,比喻人生短暂且充满不确定性。这里的关键词“寄居”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艰辛。
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潜光”指的是隐藏的光芒,“养羽翼”则表示培养自己的能力或力量。“进趣”指的是前进的方向或目标,“且徐徐”则表示慢慢地、不急不躁地。这里的关键词“进趣”强调了诗人追求进步的决心和态度。
不见昔轩辕,升龙出鼎湖:“不见”表示无法见到,“轩辕”是黄帝的尊号,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无法见到曾经辉煌的黄帝时代。“升龙”指的是帝王的象征,“出鼎湖”则表示离开帝王之位或离开权力中心。这里的关键词“升龙”和“鼎湖”都与帝王的身份和地位有关。
徘徊九天下,与尔长相须:“徘徊”指的是漫步或徜徉,“九天下”则表示遍布天下,无处不在。“与尔长相须”则表示与你长久相伴或共同经历时光。这里的关键词“长相处须”强调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承诺。
整首诗通过对仙人生活的描绘和对现实社会的隐喻,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自由和理想的渴望。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的引用,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此外,这首诗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