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
①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鲁国的一个人拿着一根长竿要进入城门。
②初竖执之,不可入:最初竖着拿竿子,无法进入城门。
③横执之,亦不可入:横向拿竿子,也进不去。
④计无所出:想不出什么办法。
⑤俄:很快。
⑥老父:年老的父亲。
⑦中截:中间砍断。
【译文】
鲁国有一个持长竿进城的人,他开始是竖着拿竿子,但无法进入城门;后来改为横持,也进不了城。他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不久,一位老汉来到他面前说:“我不是一个圣人,只是见多识广。你何不将长竿中间砍断后进入?”这人就照着做了,果然顺利进入了城门。
【赏析】
《截竿入城》一诗,讲述的是一个人持长竿而入城门却难以通过的故事,最后由一个老人指点其成功进入城门的诀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时不要死脑筋,要学会变通。同时,这个故事也是对那些自视甚高、自以为是,不善于接受别人意见和指导的人的一种讽刺与批评,提醒人们应该虚心求教,善于借鉴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以期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这首诗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却富有哲理性,引人深思。它启示我们在面临困境时,不应固守一种思维模式或方法,而应该灵活变通,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此外,这首诗还表达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鼓励人们勇敢地面对挑战,不畏艰难险阻,不断追求进步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