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涂驰轩车,长川载轻舟。

性命岂自然,势路有所由。

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

亲昵怀反侧,骨肉还相雠。

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咏怀八十二首》中的第六十七首。全诗如下:

修涂驰轩车,长川载轻舟。
性命岂自然,势路有所由。
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
亲昵怀反侧,骨肉还相雠。
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

注释:

  • 修涂:修建的道路。驰轩车:指驾车奔驰。轩车:古代的一种车辆,用木或皮装饰,上面有遮蔽物。
  • 长川:宽阔的河流。载:装载。轻舟:轻盈的小舟。
  • 性命:生命和命运。岂:难道。自然:自然而然。
  • 势路:形势和道路。有所由:有一定的原因或理由。
  • 高名:崇高的名声。令:使。志惑:使意志迷惑。
  • 重利:重视利益。使:让。心忧:内心感到忧愁。
  • 亲昵:亲密的关系。怀:怀有。反侧:内心不安或矛盾。
  • 骨肉:血缘亲属。还相雠:反而互相仇视。
  • 更希:更加珍惜。毁珠玉:毁坏珍珠和宝玉等珍贵之物。登遨游:登上游乐场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坎坷,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和利益的深刻思考。首先,“修涂驰轩车,长川载轻舟”,描绘了人们在道路上疾驰的景象和江河上行驶的小舟,暗示了人生的艰难和不易。接着,“性命岂自然,势路有所由”,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生命和命运难道真的顺其自然吗?实际上,人们的行为和选择往往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接下来几句中,诗人进一步揭示了名利和利益给人带来的困扰和忧虑。“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强调了追求崇高名声和重视利益会使人的内心感到困惑和忧虑。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中人们为了名利而不断奋斗、竞争的现象。

最后两句“亲昵怀反侧,骨肉还相雠”,则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人们因为亲近而产生矛盾,甚至骨肉之间也会有冲突和仇恨。这反映了社会交往中人性的自私和无情的一面。

尽管人生充满艰难和挑战,但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态度:“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他鼓励人们要珍惜宝贵的珍珠和宝玉等物品,因为这些是人们可以攀登至更高境界的工具。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和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