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前荧荧者,木槿耀朱华。

荣好未终朝,连飙陨其葩。

岂若西山草,琅玕与丹禾。

垂影临增城,馀光照九阿。

宁微少年子,日久难咨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咏怀八十二首》中的第82首。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析:

  1. 墓前荧荧者,木槿耀朱华。
  • “墓前”表明这是在墓地的背景下,”荧荧”形容火光微弱而明亮,通常用来形容星光或烛光。”木槿耀朱华”则描绘了一种情景,即在墓碑前,木槿花(又称扶桑、槿花)正散发着耀眼的红色光芒,显得格外醒目。
  1. 荣好未终朝,连飙陨其葩。
  • “荣好”指的是美好的东西或景象,”终朝”意味着一天之中。这里指木槿花的美丽并未持续一整天就消失了,可能是受到了风的吹拂。”连飙”是指连续的强风,”陨”意为坠落。这句话表达了木槿花虽然美丽但短暂的意思。
  1. 岂若西山草,琅玕与丹禾。
  • “岂”表示反问,”若”则是比喻。这里比较了木槿花和西山上的草以及丹山中的稻谷,指出后者更为珍贵。”琅玕”是一种美玉,而”丹禾”是指红色的谷物,这里暗指西山的草和丹山的谷物都远比木槿花珍贵。
  1. 垂影临增城,馀光照九阿。
  • “垂影”指的是树木的枝叶垂向地面的影子,”临增城”可能是指在增城的边界。”馀光”则是指阳光的余晖。整句话描述的是木槿花落时,它的枝条仍然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而它的余晖也照耀着增城和九阿等地。
  1. 宁微少年子,日久难咨嗟。
  • “宁微”表示宁愿微小,”少年子”指年轻的时候。”咨嗟”则是叹息的意思。这一句表达了一种感慨,即使年轻人的青春如同短暂的木槿花一样易逝,但他们仍应珍惜时间,不要轻易叹息。

译文:
墓前荧荧的木槿花正在闪耀着红光,它的美丽并没有持续整个早晨。然而,一阵狂风却使它的美花坠落。难道我们不应该像西山的草,或者像丹山的谷粒那样珍贵吗?尽管木槿花落下了,但它留下的余晖仍在增城和九阿等地闪耀。我们应该珍惜青春,不要等到它消逝后才感叹不已。

赏析:
王维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无常。通过对比木槿花与西山的草、丹山的谷粒,诗人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短暂性的认识和珍视时光的价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木槿花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